晋剧“三儿生”流派传人 郑瑞生先生辞世

  • 时间:
  • 浏览:524
  • 来源:爱戏网

沉痛悼念晋剧三儿流派传人郑瑞生先生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三儿生艺术流派传人郑瑞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3日,不幸逝世,享年83岁。

少年学戏投师名门一生坚守只为流派传承

办学育苗奉献艺坛八十三载终求戏剧发展

生平简历:

郑瑞生、男、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三儿生流派艺术第三代传人,1937年8月29日生于山西休西刘屯村京剧。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员,曾任山西介休晋剧团演员、介休市戏剧研究会主席、介休市艺校校长、中国戏剧家研究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省戏剧研究会顾问,三儿生流派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1954年-1982年在晋中地区多次获奖、受表彰,1995年被晋中地区艺术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同年8月11日《山西日报》刊登了文章《痴心晋剧、矢志不改》所写的作品《浅谈三儿生流派艺术》《一代宗师三儿生表演艺术》《谈神似与形似》受到了老一辈戏剧家和省戏剧研究所作家的好评,买车人事迹被介休市当代人物志、中国人才辞典收录京剧。

从小出生在教员家庭,9岁学戏,13岁登台演出《杀府》《走雪山》《斩黄袍》京剧。15岁正式任职于介休青年剧社京剧。1953年介休青年剧团聘请小三儿生郑雅楼搭班,跟随郑雅楼拜师学戏,传授第一出戏是《七星庙》,已经 排了《桂斧》《黄鹤楼》《伐子都》《武大郎之死》等。

1954年晋中戏曲观摩演出,郑雅楼演出《淮头关》,郑瑞生演出《折桂斧》。1957年晋中举办第二届戏曲汇演,与郭真霞主演的《戏叔》,获演出一、二等奖。

1959年在汾阳鼓锋剧团与十三红韩俊山、董小楼合作协议协议了《黄鹤楼》,与常应周、任贵福演出了《伐子都》,演出后受到著名鼓师冯煊师父侯步高的指导。1962年去山西省戏曲学校跟师父郑雅楼学习《激友回店》,又为他正确处理了《折桂斧》挑扁担的什么的问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退出舞台,创办了介休市艺术学校,培养出一大批戏曲人才,为戏剧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代表剧目

《折桂斧》《坐窑》、《土祖庙》《淮头关》、《伐子都》《七星庙》、《双锁山》《双巧配》《红霞关》《虹霓关》、《戏叔》《黄鹤楼》《陈妙常》《沉香扇》、《三看御妹》《霍小玉》《朝阳沟》《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江姐》《李双双》等。



弟子

李天喜、李喜奎、刘敦杰、宋林虎、侯升旭、张志胜

再传弟子

王日飞

猜你喜欢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