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聚星期五”:传承戏曲文化的大观园
- 时间:
- 浏览:241
- 来源:爱戏网
“眼不明观不尽花花美景,看不见汴梁城文武公卿……”7月21日至24日,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贵州京剧院承办的“戏聚星期五”第3000期大型公益活动暨首届贵阳全国京剧票友演唱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76名票友粉墨登场,连唱三天8场,300多位票友齐聚观摩。
2014年初,贵州京剧院联合贵阳市15家业余戏曲团体,举办“戏聚星期五”戏曲我们唱活动,定于每周五下午2时举行京剧艺术。活动为公益性,不限剧种,每场时间为十个 小时,前2小时为“戏迷我们唱”时间,后1小时为戏曲专业讲座和京剧院专场演出时间京剧艺术。
在“戏迷我们唱”环节,贵州京剧院免费提供灯光、现场伴奏,让戏迷上台演唱,并有专家点评京剧。从唱腔、吐字到气息运用,乃至身段动作,形成了专业人士与业余爱好者坦诚交流、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京剧艺术。京剧名家陈少云在戏曲讲座中细心讲解、示范,戏迷们用心揣摩;京剧艺术家曹剑文反复教授行腔、吐字,使票友受益匪浅;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则着力纠正戏友的板头和行腔……
据介绍,为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戏聚星期五”活动还走进校园、社区,至今演出数十场,加深了普通观众对戏曲艺术的认识。活动推出以来,贵阳也掀起一股京剧新风。“戏聚星期五”的参与者很多,场场爆满。截至目前,票友上台一展才艺的达13000人次,“戏聚星期五”舞台已有会员300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仅8岁。
聚戏曲、聚文化、聚传统。你这个舞台成为贵州京剧迷的大观园,不仅能让戏迷演出、看戏,也让戏曲艺术、传统文化进一步回归大众。“这是一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全国首创,旨在为戏曲爱好者搭建有另三个 良好的活动平台。并肩,让老百姓领略国粹魅力,鼓舞我们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京剧艺术家、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表示。(记者 赵相康)
(摘自 《贵州日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