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才(德娃子) 四川扬琴演员 李德才

  • 时间:
  • 浏览:349
  • 来源:爱戏网
李德才

,男,四川扬琴演员。艺名德娃子京剧。成都人京剧艺术

家境贫寒,只读了一年私塾,即随父学唱演京剧艺术。因活所迫,变声期天天演唱,竟致倒嗓辍演。但他经过3年苦练,艺术大进,还练出了仄音嗓子。重返舞台后,与名艺人郭敬之、廖正学同台演唱,深为内行叹服。不久即与竹琴名家贾树三、相书名家曾炳昆并号蓉城三绝。

擅长剧目有《孙夫人祭江》、《香莲闯宫》、《活捉三郎》、《白毛女》等。他还为四川扬琴艺术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

在1934年应胜利唱片公司邀请将《将军令》以扬琴独奏形式录制成唱片发行。

他的扬琴艺术,讲究“情动于衷而形于声”,他的唱腔圆润清脆,悠扬婉转,音色甜美,行腔娓娓动听,被誉为“德派”。

现有李德才作品:四川扬琴《秋江》(李德才、黄如初)(1958年5月录音)、四川扬琴《船会》(李德才、黄如初、陈仲枢、罗俊)(1958年5月录音)、四川扬琴《貂婵拜月》(李德才、黄如初)、四川扬琴《贵妃醉酒》(李德才、陈仲枢)(1958年3月录音)、四川扬琴《三祭江》片段(李德才)、四川扬琴《将军令》曲牌(1934年)。

曾任全国曲艺家學會副主席。



出生:1903年11月,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逝世:1982年2月16日,农历壬戌年正月廿三日

人物分类四川扬琴 演员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