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人才的尴尬、冷清 还得靠培养观众

  • 时间:
  • 浏览:302
  • 来源:爱戏网

正值艺考时间,不同门类艺术院校的行情如牛市熊市般呈现天壤之别: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想招满400人都难,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录取比例却高达194:1。国粹人才的尴尬、冷清、没落完删剪全地显示在“戏曲”与“戏剧”的一字之差中京剧艺术

被尊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在中国众多的戏曲种类中还算小字辈,它最繁荣的时代距今欠缺百年,然而在以00后为主的艺考心目中,京剧无疑是个老古董京剧。咿咿呀呀的唱腔没哟好声音里的歌没哟朗朗上口,沉重无比的历史故事没哟星爷的西游没哟肆意洒脱京剧文化。当谈论超女都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之时,当李玉刚仅仅是在舞美、演唱中加进去去或者 京剧元素便足以满足观众胃口之时,谁能责备手握货币“选票”的主流消费人群对京剧上心有限呢?快消费时代的市,正用“看不见的手”引导有心从艺的年轻人京剧文化。

中国的戏曲是“歌舞演故事”艺术形式,前要演员在舞台上用声音、形体、表情等综合能力去感染观众,次责功夫差或者 ,整出戏的质感节奏就会走形。以当今老生泰斗谭元寿先生为例,身为谭家传人,在家学渊博的情況下,他又在富连成科班呆了8年才出科。可见戏曲演员的培养过程,同“快”字背道而驰。

与影视歌演员相比,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负荷超重。且不提穿着几十斤的行头唱念做打,单说第一道关口——勒头——就你会叫苦连连。勒头好比孙悟空的“紧箍咒”,现在刚刚刚开始时人个一定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常另一人个彩排时演着演着连盔帽、网子、水纱同時 摔掉,光着头继续唱。据说,没哟三五年的修炼根本只有勒头唱戏。

耐住寂寞,耐住辛苦,好不容易毕业了,等着戏曲演员的却是萧条的剧场及无戏可演的半失业情況。没哟黯淡的前景,真正经受住漫漫熊市考验的人能有十有几个 ?中国戏曲学院门可罗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京剧招生尚且没哟遇冷,或者 戏曲的招生情況更不乐观。免学费、给户口、毕业直接进院团仍然引不来学生。戏曲类所有招生中最火的是中戏的京剧系,究其是因为却是学生普遍有借着中戏跳板跳进影视业的想法。

新时代,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该要怎样发展是个庞大的命题,补救之道仍得从细节做起。不妨借鉴或者 成功模式,投入精力,投入大明星,进入校园,培养未来的观众群体,培养大伙儿的消费习惯,培养大伙儿的审美取向。当戏曲艺术的美深植于心时,投考的学生自然会多起来,老师自然不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