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是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荀慧生先生诞生110周年

  • 时间:
  • 浏览:312
  • 来源:爱戏网

时间:

2010-01-04

点击:

关键词:

青衣尚小云

2010年1月,是两位杰出的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荀慧生先生诞生110周年。尚、荀二位先生均位列著名的京剧"四大名旦"之中,与梅兰芳、程砚秋先生齐名,是中国京剧界最为杰出的旦角表演艺术家京剧文化。上世纪50年代末,湖北武汉火柴厂出品了《近现代戏剧家》贴标火花一套18枚,其中全部都是尚、荀二位先生的肖像京剧艺术

这套火花的第10枚为"尚小云",中心主图为木刻版红色印刷尚小云先生肖像,原图是上世纪50年代初尚先生拍摄的一张中年时期的黑白照片京剧文化。尚小云(1900―1976),名德泉,字绮霞,河北邢台南宫人京剧艺术。早年习武生,后改学青衣、花旦,他把武生的精湛表演吸收蒸发掉,用在另一方的旦角戏里,使之表演刚劲、挺拔,于旦角的妩媚多姿中又见阳刚之美,以刚劲激昂的唱工和矫健优美的武功开创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刚劲挺拔、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尚派表演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人品铸就了尚派京剧艺术之魂。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不断排演新剧目,以巾帼英雄人物为居多。1937年创办"荣春社",不惜家产办学,培养了"荣"、"春"、"长"、"喜"四科学生。尚小云治艺严谨,无论对己对人要求十分严格,但在生活中对人十分热情,慷慨仗义,倾囊相赠。"荣春社"共培养学生50余名,遍布全国,在京剧演出京剧教育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这套火花的第14枚为"荀慧生",中心主图为木刻版红色印刷荀慧生先生肖像,原图是上世纪50年代初荀先生当选"四大名旦"日后不久拍摄的一张黑白照片。荀慧生(1900―1968),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字慧声,河北东光人。从小被卖入河北梆子戏班习花旦,后转学京剧旦角,先后入三乐班、喜群社、永胜社,并曾自组留香社。荀慧生的表演熔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表演于一炉,根据剧情发展 和人物性格的不需要 ,吸收小生、武小生及很多行当的表演技巧,甚至将外国舞蹈步法融于其中。他根据另一方的天赋条件,在唱腔、身段、服装、化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他表演人物非常注意刻划心理情况汇报,重视角色的动作,提倡旦角动作要美、媚、脆。荀派艺术充沛多彩,流传极广,弟子甚多。

这套火花还展示了多位中国戏剧名家,既有京剧界前辈谭鑫培、杨小楼、龚云甫、余叔岩、汪桂芬、陈德霖等,全部都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裘盛荣、叶盛兰、程砚秋、高庆奎等,几乎尽展中国近现代京剧精英。此外,还有2枚为昆剧表演艺术家韩世昌、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黄桂华)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