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让昆乱不当重现舞台

  • 时间:
  • 浏览:398
  • 来源:爱戏网

京剧未奠定“国粹”地位事先,我国的戏曲以昆曲为正宗,很多的剧种一概被称为“乱”。早年的艺朋友为了计,常常要在不同的戏班间搭班唱戏,假使 必须精通多个剧种和各种角色京剧。其中的佼佼者,梨园行业称之为“昆乱不当”京剧文化。戏曲充下发展事先,剧种和角色分工日益精细,艺朋友学一行工一行已是不易,跨行、跨剧种演日渐稀少,昆乱不当已十分罕见京剧艺术

7月3日晚,罗田县黄梅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古装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在湖北省第二届湖北地方戏艺术节上公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年轻演员王刚用黄梅戏、东腔、汉调、京剧一种生活生活戏,成功演绎了余三胜从有另一个 农家少年成长为京剧宗师的人生传奇,让昆乱不当这俩梨园风采重现舞台。

“要能喊”——薄刀峰下农民传艺

《余三胜轶事》被业内人称为“有史以来最难唱的黄梅戏”。按剧本的设计,这是部黄梅戏,却要用东腔、汉调、京剧来分别演绎余三胜少年、青年、成年的艺术生涯。刚满27岁的王刚勇敢地挑起了大梁。

出生于梨园世家,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又被“黄梅戏第一小生”张辉收为弟子,对于王刚来说,黄梅戏早已驾轻就熟,但东腔、汉调、京剧却还相当陌生,尤其是经常只在乡野中传唱的东腔,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2013年5月,在《余三胜轶事》排练的间隙,经人指点,王刚来到了薄刀峰下的罗田县白庙河乡,找到了年近8旬的许继生老人,向他求教唱东腔。

东腔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起于唐宋,叫青 “畈腔”、“哦呵腔”,流传于大别山,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许继生老人唱了一辈子东腔,另有另一个 是戏班的班主,如今机会唱不动了,在白庙河中学东腔传承基地里培养东腔传人。听说城里大戏团的演员要找他学戏,十分惊讶。

东腔最大的特点是只用喉部发声,这么 胸腹共鸣。“要能喊,东腔也不山里人在田里喊出来的。”王刚在老人我家住了下来,老人每天都对他耳提面命。半年后,王刚带着东腔,也带着老人讲述的余三胜的种种传说,与老人依依惜别。

“龇嘴唱”——夜宵店中名家支招

《余三胜轶事》的导演林海波,早年唱过汉剧,王刚经常在他的指点下学唱汉调。唱来唱去,王刚总实在此人 唱的和正宗的汉调相比少了几分味道。他和林海波探讨了很多次,也经常没找到症结所在。

2013年9月,《余三胜轶事》在黄冈首次公演,汉剧大师程彩萍受邀前来观看。演出事先结束了了事先,已是晚上10点多,朋友相约并肩到街边的小店消夜。敬酒时,王刚提出了困扰此人 多时的大什么的问题。

“假使 你不怕‘掉形象’,我有一招,包你立竿见影。”

有这好事?

“你试试龇着嘴唱。”程彩萍揭开了“谜底”。

王刚当场龇着嘴唱了起来,感觉你造大不相同。

拜师事先,王刚和林海波又对演出方案进行了“微调”:凡是唱汉调时,都带上“髯口”,龇嘴唱戏“掉形象”的大什么的问题也得到了处理。

“不翻腔”——录音棚里琴师纠偏

东腔、汉调、京剧,王刚最有把握的也不京剧。一是京剧见得多,二是几年前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时曾学过。他找来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的影像资料,认真学起了余派经典《李陵碑》。几条演出,他的这段唱也颇受好评。

2014年初,剧团到武汉录制《余三胜轶事》的资料带。王刚信心满满,第有另一个 进了录音棚。

“搞么名堂呀,此人 的祖师爷么都搞错了?”一开口,王刚就被披头盖脸地训了一顿。

为王刚伴乐的,是京剧名朱世慧的“御用琴师”陈更明。他把《李陵碑》的这段唱完正地拉了一遍,让王刚细细地体会,假使 再指出王刚的错漏。另有另一个 京剧门派众多,仅有另一个 老生行当都是10多个派别。同样的唱词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张建国是奚(奚啸伯)派传人,《李陵碑》的这段唱,有有另一个 从低到高又到低的“翻腔”过程,委婉细腻;而余派的唱“不翻腔”,醇厚刚冽,沉郁苍凉。王刚用奚派唱法唱余派,在内行人眼里,肯定要闹个大笑话。

小小一段唱,你造有这么 多讲究,王刚再一次被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在录音棚里,他老老实实地做起了学生,随着琴声,他反复地揣摩和锤炼,另有另一个 第有另一个 录音的他,最后有另一个 走出录音棚。

7月3日晚,武汉京韵大舞台高朋满座,《余三胜轶事》的公演轰动江城。一台戏里,并肩听到东腔、汉调、京剧和黄梅戏的演唱,让戏迷连呼“过瘾”;而王刚的演出更是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认同。演出事先结束了了后,经过专家评议,王刚获得演员一等奖、《余三胜轶事》剧组获得了综合第一名。

参加《余三胜轶事》的演出,王刚认为收获最大的是,通过对一代宗师的追随和塑造,完成了一次对传统戏剧的重新感悟和洗礼。“中国戏曲的积淀实在太丰沛 ,与前辈宗师相比,朋友还太粗 薄。朋友年轻演员追索的脚步,还应该再快些!”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