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六一”黄梅万名小学生演唱黄梅戏

  • 时间:
  • 浏览:264
  • 来源:爱戏网

六月是花的沃土,六月是歌的海洋, “六一”的童心最欢畅!5月27日至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黄梅戏剧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现我县黄梅戏资源优势,推动戏曲传承与发展,引领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先后在县第七小、二小、六小、小池一小、一小、四小及县第五小学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戏曲进校园专活动,为我县近万余名在校学送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六一”儿童节礼物京剧文化。

活动中,黄梅戏剧院演员主动走到孩子上端,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京剧文化。通过互动环节,演员们选取经典名段邀请孩子们上台模仿和学唱,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

让传统文化真正的走进校园,深入人心时要坚定文化自信,更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让朋友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动力,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必将凝聚起建设伟大中国的强大力量。

戏曲进校园”是对文化自信的增强。“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是朋友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我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近年来,黄梅戏剧院积极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宣传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文件若干文件精神,在全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从编辑出版《黄梅飘香》中小学生戏曲教材到入校开展戏曲演出、辅导、讲座等数百场次的活动……通过学生欣赏经典黄梅戏剧目,从而深刻领悟深刻道理,让中华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把代表黄梅戏文化精髓的戏曲艺术作品送进校园,拉近了戏曲艺术与青少年的距离,极大的丰沛 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朋友的艺术审美素养、增进文学修养,加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意义非凡,对于树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心、增强朋友的文化自信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