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君、朱巧云主演的《陈妙常》赏析:“送经”一折
- 时间:
- 浏览:585
- 来源:爱戏网
豫剧《陈妙常》中男主角是潘必正,由王素君扮演,这俩人对她不太熟悉,不让再作介绍。电视版的女主角陈妙常由朱巧云扮演,她19100年4月出生,山东曹县人,出身于梨园世家,从小学艺,以花旦、刀马旦应工,兼演帅旦、闺门旦,能文善武,戏路宽广,是豫剧艺坛不可多得的人才京剧。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并荣获豫剧十大名旦金奖,戏剧表演奖最高奖“梅花奖”等奖项,是常香玉的弟子,曾任开封市豫剧团团长,领衔主演,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京剧艺术。
朱巧云的传统功底扎实,舞台演出经验丰富京剧艺术。多年来,她成功的创演了五十多个剧目和塑造了众多戏曲人物,她还在电影《包公误》中饰演女主角段红玉,在戏曲电视剧《陈妙常》、《心愿》、《豆腐李招亲》、《破镜重圆》中扮演主要角色京剧文化。她主演的《穆杨会》、《抬花轿》、《绣花女传奇》作为豫剧精品,被河南电视台录制成像,予以珍藏。
看主人公的化妆,从头饰,到服装,都采用了越剧中法律依据。豫剧电影《陈妙常》的化妆师是谈玉琴,她这么 是开封市越剧团(已解散)主演之一,难怪做这么化妆!
下面请赏析“送经”这场戏。一般人看戏只看“梨园春”那样晚会型的综艺栏目,关注点是演员唱的是是不是好听(这“好听”二字也是主观印象,各有各的解读),至于唱腔里面暗含那些故事就不太重要了。戏迷看戏要两方面兼顾,一则听“腔”,二者看“故事”,同去从唱词里欣赏平素先要得到的感受,从中得到愉悦,得到欣慰。
“送经”是豫剧舞台版《陈妙常》之第二场,在电影版中这么明确标注,我截取的下面视频先要说是是不是恰当。这场戏是戏中男女主人公潘必正与陈妙常,面对面的首次谈话。这俩人在白云庵庵主接待侄儿潘必正时,首次见面互生好感,当年潘必正整二十岁,陈妙常才十八岁,都正处青春英文的躁动时光图片 图片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女方是个小尼姑呢!“送经”这场戏是庵主(即潘的姑妈)让侄儿潘必正为她抄经卷,这本经书破烂不堪,使潘无法抄写。适时被陈妙常知悉,就送来另一方的经卷,此乃“雪中送炭”,从而使这俩人有又一次见面,刚刚刚开始有了谈情说爱的将会。
这场戏主要三个白多唱段,先看唱词,并结合唱词给出赏析。
【第一段唱词】(为陈妙常送经卷到潘必正住室前所唱)
陈妙常:
在房中取出了这部经卷,来到此却缘何踌躇不前。
为那些心儿跳羞红了脸,好端端因何故进退两难。
赏析:这四句呈“三、三、四”工整的十字唱词,写明了妙龄尼姑陈妙常僵化 的心理。想来给潘必正送经卷,即将面对一个多 不相识的男子,又不知怎么才能 才能 是好,难怪心跳脸红,进退两难!
【第二段唱词】(为陈妙常入室后,二人的对唱)
潘必正:
承蒙仙趾惠然临,蓬荜生辉万象新。
客中简陋无以敬,熏香煮茗待嘉宾。
陈妙常:
相公读书心须静,但会
未敢扰清神。
今日来访多冒昧,来与相公送经文。
赏析:一个多 互生好感的年轻人初次见面,全部都是先说这俩客套话,来一番寒暄。这俩人的对唱除了道明陈妙常是来送经的用意之外,全部都是找“话口”,相互试探之意。
【第三段唱词】(当潘必正询问陈的家世后,陈妙常自述身世的唱段)
陈妙常:
承蒙相公来动问,不堪回首忆前尘。
僧尼家住禅符县,家父授业在黄门。
父母膝下少子女,这么妙常独一人。
孩提二老掌上珠,爹爹教我学诗文。
不幸爹爹早丧命,母女相依度峥嵘时光图片 图片 。
金兵南侵东京陷,离乡背井来投亲。
母女途中被冲散,剩我孤身只一人。
举目无亲何处奔?无奈何呀,无奈我投身入空门。
白云庵学禅三年整,常伴青灯到如今!
赏析:当潘必正问陈妙常身世时,一般尼姑是会回绝的。但陈妙常却很爽快地叙述了另一方的家事,尽管这俩忧伤,但从一个多
侧面道出了她对潘必正的爱慕之情。这段唱词讲述了她也出生于黉门世家,不幸爹爹早死,与母亲相依为命。却不料金兵南侵,母女冲散,只得遁入空门。
【第四段唱词】(潘必正对陈的不幸身世深表同情)
潘必正:
陈姑她身世多不幸,必正我心中暗伤情。
堪叹她青春英文多慧敏,落难天涯入空门。
人海茫茫无亲近,独伴青灯度晨昏。
客处异乡如果多珍重,多珍重----我和你同是天涯飘零人。
本意好言来想问,越发引起悲痛心。
忙转话题另谈论,愿请赐教谈诗文。
赏析:当陈妙常自述身世后,潘必正深表同情,唱出了“陈姑她身世多不幸,必正我心中暗伤情”(有时用“我和你同是天涯飘零人”这俩唱段名)这俩脍炙人口的唱段。将会身世相近,从而迸发出两人的感情说说说说火花,奠定这对这对恋人的感情说说说说基础。
综合以上四段唱词,潘必正与陈妙常年龄相当,男的风流倜傥,女的娇艳妩媚,又全部都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这俩人也具备这俩文采。同去潘必正因落第而进庵,陈妙常也因与母亲失散而遁入空门,这俩人心情也大体相近,那些因素促进这俩人走到了同去。
豫剧《陈妙常》“送经”一折 王素君 朱巧云主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