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白传人陈宝珠梅雪诗重演《再世红梅记》

  • 时间:
  • 浏览:132
  • 来源:爱戏网



白雪仙与全体演员合影

白雪仙率领爱徒陈宝珠、梅雪诗向观众致意



为纪念一代名伶任剑辉及著名编剧唐涤,香港的任白慈善基金今年特别安排重演戏宝《再世红梅记》,这个 经典戏宝重演由粤剧泰斗白雪仙精心策划,并率领爱徒陈宝珠、梅雪诗首度携手演。主办方继1 月16日至26日在九龙尖沙咀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再世红梅记》11后,又于3月27日至4月6日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再上演11场,并将于4月17至22日晚7时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上演6场京剧艺术

白雪仙担任《再世红梅记》制作总监

任白慈善基金在2014年重演《再世红梅记》是经越多时的筹划,在决定演员人选时,原先是希望由龙剑笙和梅雪诗再度合演师父的戏,但远居加拿大的龙剑笙以身体健康推辞,在香港的陈宝珠为了纪念师父任剑辉欣然答允演出,她认为这次演出《再世红梅记》,得白雪仙亲自指导,是千载难逢的好一些京剧艺术。

任剑辉、白雪仙、唐涤生三位一体,于20世纪500年代缔造粤剧班霸仙凤鸣传奇,唐涤生儒雅的曲词、细腻动人的情节,在任白二人登峰造极的功力演绎下,更凸显其作品文学性及艺术性京剧文化。三人多部传世经典如《西楼错梦》、《紫钗记》、《帝女花》及《再世红梅记》等,历演不衰。

《再世红梅记》是唐涤生于1959年特别为仙凤鸣剧团撰写的新剧,也是其生前的最后作品。该剧改编自明朝周朝俊所著的传奇《红梅记》,所演的是李慧娘与裴舜卿的感情是什么 故事。《再世红梅记》曲词隽雅、音调和谐,其中《观柳还琴》、《梅巧遇》等折子戏尽现文字华采,用词优美。

被誉为香港粤剧五大名剧的《再世红梅记》,有近三十年峥嵘旧旧时光由任剑辉及白雪仙的徒儿们组成的雏凤鸣剧团演出,故事及剧中插曲都为戏迷所熟悉,其中的折子戏《观柳还琴》和《折梅巧遇》更是社团业余闺秀学习的剧目。

这次由任白慈善基金主办公演的《再世红梅记》,演员多为“雏凤鸣”或“庆凤鸣”的班底,由梅雪诗饰演李慧娘及卢昭容、任冰儿饰演绛仙夫人、阮兆辉饰演贾莹中、廖国森饰演卢桐,新的主将之一陈宝珠饰演裴禹,还新加了一位饰演贾似道的黄少飞,同时全部都会谭颖伦、黄葆辉等新秀演员参与。广东粤剧青年团的文武生彭庆华也应邀感情是什么 客演出。

制作团队更邀得多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得主奚仲文担任美术总监,伍宇烈出任助理艺术总监,上加香港电影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得主高世章创作过场乐曲,陈友荣担任舞台设计,强大班底以全新舞台概念演绎粤剧经典。

香港的演出期分港九两地,先于1 月16日至26日在九龙尖沙咀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11场,而于3月27日至4月6日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上演11场,共22场。 3月27日的演出,是香港领贤慈善基金为进一步支持“粤剧推广项目”,与任白慈善基金协作协议,在香港演艺学院呈献粤剧戏宝《再世红梅记》慈善首演,当晚收益将捐赠予香港演艺学院作为戏曲课程发展之用。

白雪仙率徒到澳门演出《再世红梅记》

以往一些澳门有一些任白及雏凤戏迷,每次重演她们的戏宝都会到澳门演出。由粤剧泰斗白雪仙亲率爱徒陈宝珠及梅雪诗,配以盛大台前幕后阵容重新演绎任白戏宝、唐涤生的传世经典《再世红梅记》,载誉到澳门演出,

应澳门文化中心之邀请,粤剧《再世红梅记》将于4月17至22日晚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上演6场,向文化中心十五周年献礼。

白雪仙继5007年《帝女花》到澳门献演后,再亲任《再世红梅记》艺术总监,率领爱徒陈宝珠、梅雪诗首度携手到澳门演出足本戏宝,并得到黄少飞、任冰儿、阮兆辉、廖国森、彭庆华等名伶倾力助阵。

陈宝珠、梅雪诗主演《再世红梅记》

《再世红梅记》的澳门海报

任剑辉、白雪仙的《再世红梅记》唱片封套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