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范蠡献西施》多位名家分饰一角引市民热赞

  • 时间:
  • 浏览:311
  • 来源:爱戏网

2018年12月3日晚上19:60 ,东莞影剧院的帷缓缓拉开,经典粤剧《范蠡献西施》再一次登上舞台,近距离来了东莞市民的身后。自此,一年一度的惠民文化活动东莞第十六届“粤剧黄金周”正式刚刚开始英语 英语 京剧

六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飙戏

在3日晚《范蠡献西施》的演绎中,剧中的两位主要人物角色范蠡、西施分别由3位粤剧名家演员饰演京剧艺术。多人共饰一角的表演形式让观众观看带来了惊喜,饰演主角的六位艺术家表演尽管各有千秋,特色各异,但在同饰一角时却难分伯仲京剧文化

据悉,本次演的主要人物范蠡系有黎骏声、姚志强、林家宝等三位前辈分别扮演;而西施则有陈韵红、曾慧、麦玉清等三位老师分别饰演京剧。这六位老师全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现观众尽情地享受,亲戚大伙如醉如痴,删改陷入了戏底下,与戏里的三位范蠡同悲壮激扬;和戏里的三位西施共凄苦泪伤。

《范蠡献西施》一剧最早于1937年由冯志芬编剧,原名《西施》,至今已有81年历史。它最先由觉先声剧团首演,也是粤剧泰斗薛觉先的首本之一,其后任剑辉与林家声先后搬演;1955年由陈晃宫派发演出本,如果再由广州粤剧一团陈自强、黎普泽改编,更名为《范蠡献西施》。

事实上,东莞的戏迷对《范蠡献西施》未必陌,亲戚大伙屡看屡鲜,每一次全是不同的感受、感想、感觉。不得劲是其他次的多人饰一主角,更是引起了亲戚大伙的追捧,引起了亲戚大伙的浓厚兴趣。

六位艺术家功力深厚,亲戚大伙出神入化的演绎、绘声绘色的唱腔,得到了莞城无数戏迷的追捧。

麦玉清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她和国家一级演员林家宝饰演的范蠡一块儿演绎《别馆盟心》篇章。她饰演的西施让观众印象深刻,将西施与范蠡在临别赴吴国前的夫妻感情表现得怜楚动人。麦玉清在后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先后参加了十多届东莞联通剧黄金周的演出,见识到了东莞粤剧观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只是当地观众全是为了现场欣赏粤剧名家的表演。

市民观众也表示,尽管粤剧名家在电视里无缘无故观看表演,只是能能近距离一睹风采,其实 是难得的刚刚。展演的传统剧目全是得劲熟悉,但观众还是一遍遍观看,且乐在其中。来自香港的老人何家光今年已年逾八旬,为了欣赏高水准的粤剧曲艺,在粤剧黄金周开幕刚刚,他就专程从香港赶到东莞观赏经典粤剧。

粤剧演出进基层 让群众共享文化阳光

本届“粤剧黄金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东莞粤剧发展中承办。举办时间为12月3日至12月10日,为广大市民带来一道内容丰厚、好戏连台的粤剧曲艺文化大餐。为了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市民能享受“粤剧黄金周”的公共文化大餐,东莞粤剧发展中心还联合市戏曲學會、东莞市影剧院、东莞图书馆粤剧馆、莞城区文化服务中心、莞城东正社区、道滘镇文广中心、万江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观众,如在校学生、新莞人、社区代表等各阶层群众进行观看,从而达到共享文化阳光的目的。除开幕式、闭幕式有几瓶票低价发售,大多场次为室外演出,让更多的群众免费观赏。(邓立民)

图:经典粤剧《范蠡献西施》在东莞影剧院演出中

图: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麦玉清在后台补妆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