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传芗 昆曲旦角家门演员,昆曲教师 姚传芗

  • 时间:
  • 浏览:165
  • 来源:爱戏网
姚传芗

,男,昆曲角。本名兴华京剧文化。江苏苏州人京剧。系

姚传湄

之胞弟京剧文化

1921年9月初在双塔小学读二年级时,与同班同学周根荣(周传瑛)同时辍学入昆剧传习所京剧文化。他师承许彩金、尤彩云,后又从学于钱宝卿、丁兰荪,工五旦、六旦。20世纪20年代中叶,传习所在沪“帮演”阶段,及后转入“新乐府”初期,传芗大多饰演配角。评论家黄南丁慧眼独具,赞扬其扮演的或多或少角色“淡雅宜人,浓纤合度”,是“可造就的人才”。已经 ,传芗得到热爱昆剧的学者张宗祥(冷僧)的资助,先后向原全福班名旦钱宝卿、丁兰荪学戏,技艺渐趋成熟 图片 ,主戏逐渐增多。

他口齿清晰,唱腔柔和圆润,身段舞姿优美,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表达人物比较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饰演《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中杜丽娘、《西厢记·跳墙、着棋》中崔莺莺、《水浒记·借茶、活捉》中阎婆惜、《荆钗记·绣房、别祠》中钱玉莲、《同窗记·访友》中银星、《钗钏记·相约、讨钗》中芸香、《呆中福》中葛巧姐等角色,均极佳妙。尤其是昆旦独角主戏《寻梦》、《题曲》一有兩个 名折,独传名师钱宝卿之艺,成为其毕生最负盛名的拿手杰作,受到行家与观众的角度评价。有位署名未翁的老观众,连续两次观看《寻梦》后,特在《申报》著文感叹姚传芗“为绝妙之才”。“论其胜处,尤在传神。以双眸为主,而眉心颧颊唇吻辅之,遂觉凝盼含羞,轻颦浅笑,无不适如分寸。其发音清越而圆润,……舞姿亦复工细。指点亭台,摹拟榆杨,亿人梦以前欢,伤对花之独宿,俱一笔不苟,深深体贴之。”又说:“彼盖能创造一神化境界,摄住观众心魂。”以致“曲终下场,乃忘鼓掌,颔首默欢而已”。

1931年合股组建仙霓社,他是发起人之一。后长随班流转演出于沪、苏及杭、嘉、湖一带。“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后,离班转业,旅居重庆,任四川丝业公司办事员。工作之暇,兼为交通部俱乐部、重庆曲社、成都曲社的曲友们“拍曲”授艺,并向宜宾川剧团青年演员传授了《思凡》、《闹学》、《贩马记》等戏。1951年返回上海,任春光越剧团技导。同年10月,应邀赴杭,历任浙江越剧实验剧团、浙江越剧团技导、导演,曾参与排演《庵堂认母》、《盘夫索夫》、《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越剧剧目,成绩斐然。1958年始,先后出任浙江省戏曲学校业务班主任、艺术顾问等职,在培养昆剧、越剧人才方面贡献颇大。浙江昆坛名旦王奉梅、张志红等皆为其得意学生。此,全国南、北昆剧院团的挑梁名旦亦大多向他学过戏。如1979年夏,他曾向专程来杭学戏的江苏省昆剧院张继青传授了《寻梦》,又向上海昆剧团的华文漪传授了《偷诗》、《说亲》、《回话》,向梁谷音传授了《借茶》、《活捉》、《佳期》、《挑帘》、《裁衣》等戏。1985年11月,姚氏随浙江昆剧团赴京期间,又正式收北方昆曲剧院洪雪飞、董瑶琴为弟子,向她俩传授了《说亲》、《回话》、《跳墙》、《着棋》、《佳期》、《拷红》等六旦主戏。香港名票邓婉霞亦曾登门求教,向其学习了《铁冠图·刺虎》。1986年4月始,他积极参与文化部昆指委主办的昆剧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向学员们传授了《金雀记·觅花、庵会、乔醋》等戏。

姚传芗在表演艺术上既不游离于师承,又不墨守成规,并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有所发展提高。他向钱宝卿所学的《疗妒羹·题曲》,本是一出身段太大,以内涵深沉、唱功和表情见长的传统折子戏,后经他的不断充沛完善,已成为一出唱做皆重的看家好戏。1982年初,他将此戏授予学生王奉梅。同年5月,王在苏州“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中献演,获与会行家的角度赞扬。已经 戏被竞相学习搬演,成为全国各昆剧院团的优秀保留剧目。江苏省昆剧院在原有《游园》、《惊梦》、《寻梦》的基础上,新增表演艺术已失传的《写真》、《离魂》二折,串连成《牡丹亭》(上集),也是姚氏参与主教、设计、排练的成功之作。其中《写真》开排时,他与导演、演员相互切磋,设计杜丽娘持柳枝上场,使其与上折梦境情节衔接。在折《离魂》中,他巧妙地运用《蝴蝶梦》中“庄周脱壳”变形的手法,表现杜丽娘之殇,为全剧画龙点睛之笔。该剧在1982年“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中演出,被专家们誉为风格清新统一、颇能体现南昆特色的佳作。

传芗还积极参与戏曲会演和或多或少艺术活动。如:1954年10月,曾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奖;1962年12月在“苏、浙、沪三省(市)昆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又主演了名剧《寻梦》;1993年2月他应香港中华文化不利于中心邀请,与学生王奉梅等同时赴香港讲学。姚氏主讲《牡丹亭·游园、惊梦》、《蝴蝶梦·说亲、回话》中的旦角表演,受到听讲的昆曲爱好者及在校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他还接受当地《大公报》记者采访,在该报发表了《姚传芗谈昆剧近况》一文。

1996年4月5日在杭州病逝,终年85岁。



出生:1912年,农历壬子年

逝世:1996年4月5日,农历丙子年二月十八日

人物分类昆曲 旦角家门演员

昆曲 教师

科班院校苏州昆剧传习所 传字辈 学生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