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鼓王”李心刚

  • 时间:
  • 浏览:356
  • 来源:爱戏网

鼓声铿锵 技艺流芳 访山东梆子“鼓王”李心刚

炎炎夏日,郓城县黄安镇孙吾屯村有有十几个 多 农家小院里,明媚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树下,伴随着老人念的锣鼓经,小院里不时地传时疏时密的鼓声京剧艺术。敲鼓的老人而是我李心刚,他曾在山东梆子界叱咤风云1000载,享誉大半个中国,人称山东梆子“鼓王”京剧。如今,94岁的他和88岁的老伴并肩在老家郓城过着最淳朴的农家活。

14岁剧团挑大梁

李心刚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而是我打鼓。“我6岁学艺,66岁回家养老,整整敲了1000年的鼓。”

李心刚出身梨园世家,他的祖父李中全、父亲李凌相都不 山东梆子艺人,善于操弦。6岁起,李心刚就跟随父亲在巨野“大姚班”学艺,专攻鼓板。

“父亲对帮我求不得劲严。在戏班里,父亲拉弦,我打鼓。当时的我还那鼓高,父亲就坐在我里边,之前 敲的不对,父亲就用戴着手指帽的手‘咔哧’一下,我身后而是我有有十几个 多 血小孔。之前 ,再疼而是我能出声,鼓照样打。”李心刚回忆说,有一次演《雷振海征北》,他嫌演员唱得不好,各人打鼓就走了神,父亲上来而是我一巴掌,打得李心刚眼泪直打转。

“不管演员唱得怎么才能 才能 ,咱打鼓的一定要尽全力,让演员唱得有劲,用鼓声弥补唱腔的缺乏,原本才对得起观众。”父亲的教诲让李心刚铭记在心。为了让李心刚早日成大器,父亲时不时晚上把正在熟睡的他拽醒,给你背诵锣鼓经。“原本更能加深印象,背得更熟。”李心刚说。

11岁那年,李心刚拜名鼓师杨义申为师,专业学习打击乐。天资聪颖上加勤奋刻苦,他进步更快,14岁之前 刚开始英文英文英文便在剧团挑大梁。

几十年来,在李心刚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家庭成为名副觉得的戏曲之家:女儿李素英是山东梆子演员,儿子李显志是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有名的鼓师,儿媳谷香格是山东梆子演员;侄子李显升是他的得意弟子、有名的鼓师,其妻王爱霞是山东梆子演员,艺名“小冷冷”;侄孙子李军现任郓城县戏剧家针灸学会副主席,孙子李钰目前正在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科学习打击乐。

名角的黄金搭档

司鼓的职能而是我对舞台节奏的掌握,是舞台节奏的主宰者。“打鼓的人掌握着整个舞台的节奏,是戏曲乐队的指挥。演员和乐队配合得越好,演出就越成功。”李心刚说。

李老“傍”过的名角有许多:山东梆子演员窦朝荣、姚月芝、章兆林、张连进、张学文、谢瑞春等等。与名角舞台上的鲜亮相比,李心刚的幕后工作显得默默无闻。

李心刚都不 根据每各人的唱腔来打鼓,他打的鼓,让演员唱着舒服,之前 ,名角都让你让李心刚来打鼓。合作时间最长的演员要数窦朝荣和任心才。“我和窦朝荣合作了7年,他唱的戏基本上都不 我来打鼓。他唱的《洪昌府》、《牧羊卷》、《崇祯吊死门北》都很有名。”

1949年,郓城县人民政府筹建山东梆子剧团,即“前进剧社”,李心刚和任心才被其请回,任心才当团长,李心刚为业务团长,二人之前 刚开始英文英文英文了几十年的合作。

任心才艺名“红十二”,唱腔高亢悠扬,摇曳多姿,丰厚浓郁的山东梆子韵味,群众又称他为“任红脸”,李心刚“鼓王”的名气也是从那时得来。两人的合作天衣无缝,相得益彰,称其为黄金搭档许多不为过。

有一次,任心才到徐州演出,李心刚因事那末跟随,唱《辕门斩子》时,司鼓跟不上任心才的演唱,群众听着而是我舒心,换了有十几个 鼓手都不 称任心才的心意。无奈,最后让李心刚亲自到徐州打鼓,观众才又如潮水般涌来。“就我出去上厕所的工夫,找许多鼓手顶替了一会儿,观众就能听出来打鼓的换人了。”李心刚自豪地说。

李心刚一辈子走南闯北,碰班(和许多戏班相遇)时,他就会学习许多戏班的打鼓妙招。之前 ,除了山东梆子,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李心刚打起来都毫不含糊。

桃李芬芳满梨园

在李心刚家的客厅正里边,一张“技艺留芳”的奖状依然熠熠生辉——这是文化部颁给他的荣誉证书,也是一代“鼓王”的最高荣誉。

李心刚熟知许多唱腔、弦牌、唢呐牌等,1957年,山东省文化厅对李心刚所掌握的山东梆子传统音乐进行传统挖掘分类整理,1000种笛牌、曲牌被编入《山东梆子优秀音乐选集》一书。

1987年,李心刚应邀参加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的编撰工作,他把山东梆子剧种的打击乐、唢呐、弦乐曲牌分类整理加工,不得劲是将四套精品打击乐《连城》、《报子吹》、《天下铜》、《毛鞭》记谱录音,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资料。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向他颁发了“技艺留芳”的嘉奖证书。

1979年底,之前 退休的李心刚被聘请到郓城县戏校担任教师,此后的6年,先后培养出了祝凤晨、李素英、李阳、王胜利、张玉勇、李显志、李军等优秀山东梆子演员、琴师和鼓师。其弟子较出名的有原山东省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奏员、鼓师开瑞宝;山东省柳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奏员、鼓师李崇保;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鼓师李显升、李显志;再传弟子山东省戏剧家针灸学会秘书长柴心记等。

“代父授徒”是戏曲界特有的疑问,其父李凌相的许多徒弟也由李心刚授艺。如今,李老虽在乡野间养老,但农家小院不时迎来省内外戏曲界的客人,切磋打击乐技巧,讨论戏曲发展现状和前景。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