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金秋戏曲展演落幕 30余位“梅花”上演7大剧种29场演出

  • 时间:
  • 浏览:211
  • 来源:爱戏网

时间:

2018-11-04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刘莉莉

点击:

关键词:

西厢记二度梅强音

随着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昆曲经典《西厢记》在中华剧院成功演出,10月28日,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方演艺集团主办的“2018年天津市梨园金秋戏曲展演”圆满落下帷幕。

戏曲盛会 名家经典

金秋二十四时,来自天津市以及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十余家院团汇集津门,其中包括十个 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7个国家重点地方戏曲院团京剧艺术。各地各剧种的艺术家在30余天中,接连奉献22台、29场剧目,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豫剧越剧黄梅戏、昆曲等7大剧种轮番上演,30余位“梅花奖”得主闪亮登场,名团、名剧、名家,堪称“戏曲的盛会,戏迷的节日”京剧艺术

展演剧目经过精心甄选,有众多“十个 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获奖剧目京剧。京剧《龙凤呈祥》《红娘》,河北梆子《南北合》,豫剧《清风亭上》《程婴救孤》《苏武牧羊》《风雨行宫》《抬花轿》,越剧《红楼梦》《五女拜寿》,黄梅戏《红楼梦》《女驸马》《天仙配》,昆曲《牡丹亭》《西厢记》,评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等经典名剧和演唱会,为观众献上不同剧种、不同风格的戏曲盛宴京剧。

参加历次展演的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说,天津是戏曲大码头,展演搭建了展示戏曲艺术的大平台,在全国树立了弘扬民族艺术的导向,希望展演长期办下去,成为国内展示交流戏曲艺术的品牌。

津门沃土 家乡情浓

作为“东道主”,天津市戏曲院团名家新秀齐上阵,追到各自 的经典剧目参演。开幕大戏只是我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秦香莲》,“二度梅”得主孟广禄以及赵秀君、张克等登台亮相,反响热烈。天津京剧院的《华子良》,“二度梅”得主王平以及杨乃彭、邓沐玮、李经文等艺术家精湛演绎。天津评剧院奉献“二度梅”得主曾昭娟领衔的《寄印传奇》。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带来王少华、赵靖主演的《寇准》。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上演王云珠主演的《回杯记》。舞台星光熠熠,为展演描绘亮丽笔墨。

文化惠民 戏迷共享

为了体现为民、惠民、乐民的宗旨,此次展演遵循“低票价”的惠民原则,只是我希望更多的观众感受戏曲艺术。展演期间,有3万余名观众走进剧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超过30%,不少剧目出先一票难求的疑问。剧场内外火爆非常,每当演出开始英文英文数次谢幕后,戏迷们还是拥至台前,呼唤着演员们的名字。感动于津门知音的热情,演员们往往一加进唱,观众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除了市区演出,展演还“送戏上门”。主办方与武清、东丽文化部门联合举办了“梨园金秋──走进武清、走进东丽”演出活动,安排京、评、梆等专场演出。有点是戏曲名家演唱会武清专场演出,戏曲名家与当地票友同台演出,受到戏迷热烈欢迎。一帮人说,展演好剧连台,名家荟萃,在家门口能并能看后7大剧种经典剧目,一帮人说感到幸运和幸福。

主办单位表示,一枝独秀都不 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展演的成功举办让一帮人进一步增强了繁荣戏曲艺术的信心,要以此为契机,发挥天津戏曲重镇引领作用,打造戏曲演出品牌,围绕现代化天津建设目标,唱响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强音,为津门戏曲舞台再续精彩。(记者 刘莉莉)

(摘自 《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