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芦花记》和“李多伟折子戏汇报专场”将在河南豫剧院二团剧场上演

  • 时间:
  • 浏览:240
  • 来源:爱戏网

本报记者 刘洋

8月5日,记者从河南豫剧院青年团获悉,由该团优秀老演员李多伟领衔主演的新古典主义伦理豫剧《芦花记》和“李多伟子戏汇报专”将于18日、19日在河南豫剧院二团剧场上演。

一位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豫剧演员为什么在么在连开两台专场?带着现象,记者走进了河南豫剧院二团闷热的排练厅京剧文化。此时正是下午2点,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演员李多伟、朱旭光、杨历明、郭青峰、王二震等正满头大汗地或跪、或唱京剧艺术。趁着休息的空隙,李多伟向记者道了心里话:“今年8月是我拜李树建院长为师5周年,此次演出是向恩师和广大戏迷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汇报我5年来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年轻人的感召力,吸引更多青年观众走进剧院,欣赏传统艺术京剧文化。”

豫剧《芦花记》改编自李树建早期的代表作《鞭打芦花》京剧。故事出自二十四孝,讲述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闵子骞在遭受继母虐待的状态下,终于用孝心感动继母的故事。该剧由“新古典主义豫剧”的发起人石磊执导,在音乐、声腔方面坚守戏曲艺术的“板腔体”,强调戏曲音乐的叙事性和浓郁的剧种特色;舞美则坚守戏曲艺术独有的“一桌两椅”精神,以少胜多,以简代繁,无中生有,质朴空灵。“《芦花记》既保留了《鞭打芦花》中的精华,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石磊说。

对于另一方的爱徒,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李多伟不光只演老生,花脸也能唱,大小角色都能演,戏路非常宽。再打上去他为人低调、肯吃苦、愿吃亏,在青年团和豫剧界有很好的人缘。此次演出,不仅青年团全力支持,8月19日上演的“李多伟折子戏汇报专场”中,豫剧名家贾廷聚、张宝英、汪荃珍、贾文龙、孟祥礼、刘晓燕、王可畏和李树建都将登台助阵。

“我很感谢恩师的教诲、豫剧前辈们的抬爱和团里兄弟姐妹们的帮助。”李多伟满心感激地说:“青年团那么财政支持,全靠豫剧院领导各地化缘为青年团发放工资、购置设备,演员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会甘守清贫,坚守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钟爱的戏曲事业。”

为了让青年演员劳有所得,也为了培育省会戏曲演出市场,主办方此次采用低票价回馈戏迷,票价最低30元,最高120元。“一场低于电影票的价格就可不里能欣赏到专业剧团的演出,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希望观众用购票的依据支持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热爱的戏曲艺术,让哪几种胸怀凌云之志的青年戏曲人才有用武之地。”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关效宇说。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