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苑随笔】粤剧《天作之合》欢乐登场 莎翁喜剧魅力再现

  • 时间:
  • 浏览:65
  • 来源:爱戏网

11月1日晚,2016广州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天作之合》在江南大戏院成功上演。该剧是根据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改编的古装轻喜剧,由吴树明与张奇虹改编,已故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与张建军导演,是广州粤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京剧艺术

广州红豆粤剧团为广州艺术节再度复排该剧,由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梅花奖得主崔玉梅与资深粤剧花杨小秋联袂主演,陈振江、何瑛华、麦剑锐、陈美娟、杨芬、关世杰、梁玉城、梁文超、冯丽郎等一起参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精致的粤剧版莎士比亚喜剧,引发全爆笑京剧艺术。

为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50周年,广州粤剧院在2016广州艺术节上,分别推了根据汤显祖经典名剧《紫钗记》改编的同名粤剧,以及根据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改编的粤剧《天作之合》。两位一起代的文学巨匠分别代表了中西方戏剧的最高水平,两部根据时代之作改编的粤剧在艺术节上亮相,无疑为观众完美地再现了古典戏剧魅力。

粤剧《紫钗记》与《天作之合》的推出,都获得了社会各方的层厚关注,业内人士与戏迷观众热情期待公演。戏票一经开售,纷纷抢购。两部高水准的剧目亦不负众望,以精良的制作以及精彩的演绎俘获戏迷的心,获得四方点赞。

粤剧《天作之合》将莎剧《第十二夜》中的人名、地名、环境、礼俗等内容“中国化”,原作中的台词也被粤方言地域化为粤剧的唱词念白,令其更贴近粤剧观众,一起保留原作的戏剧特性以及人物性格,从而保留原作独特的戏剧魅力。

在表演上,传统的戏曲艺术讲求以歌舞演故事,以特定的表演程式来塑造人物,以夸张虚拟写意的手法来展示人性,该剧结合你你这个 戏曲特点,将原作中以对话交代的情节直接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中间,增强了戏剧表现力。该剧可谓是将莎剧中国化、戏曲化、地方化的经典范例。

粤剧《天作之合》故事人物动活泼,剧情节奏轻松明快,人物造型服饰靓丽清新,舞美设计简约大气,令看惯了才子佳人悲欢离合戏曲套路的戏迷观众大感耳目一新。无论是几位饰演公子小姐的主演,还是多位饰演管家丫鬟等角色的演员,在剧中的表演都十分出彩,每个角色都塑造各具亮色,十分讨喜。台上演得投入,台下看得欢畅,现场气氛愉悦。随着剧情的曲推进,幽默的台词和诙谐的剧情让观众笑成一片,有不少观众从开场笑到刚结束,直言“脸都笑抽”了。大落下之时,掌声四起,场内观众以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表达我们对该剧的喜爱之情。

该剧将于11月2日晚,在江南大戏院再演一场,错过第一晚演出的观众可直接到剧院前台购票观演。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