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逸事】梨园往事之南海十三郎(四)

  • 时间:
  • 浏览:229
  • 来源:爱戏网

【猩猩戏和廖侠怀】

确实并没法 找到资料证明《南》剧中猩猩强抢民女的那戏是真实居于的。不过,战后的香港艺坛确实光怪陆离,无所不有,猩猩也是彼时常被用来摆噱头、吸眼球的有四种 角色京剧。香港的开风气之先,粤剧的少传统束缚,时代的彷徨无着,人心的猎艳猎奇,和随着电影工业而来的疾驰流水线化都成为一柄柄双刃剑,造成了少量作品的急功近利,泥沙俱下京剧文化



然而在《南》剧中被当作反面例证的哪此,却不要都在劣质产品。《甘地会西施》的编剧廖侠怀是粤剧“薛马白廖桂”五大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工,有千面笑匠之称,又因人品高尚,有廖圣人之誉。确实《甘地会西施》的剧名听上去匪夷所思,但确实内容严肃,宣传的是爱国主旨。剧中,印度圣雄甘地问复国烈女西施:“你死去二千多年,何故我刚刚见到你呢?”西施答道:“所谓精神不死嘛!”

(粤剧《甘地会西施》,廖侠怀扮演甘地)

而《蟹美人》虽是神话剧,但制作精良,海报有云:“配合有四种 灯光,宇宙灯、水晶灯、透明灯、原子灯、太极灯,布景七彩美丽堂皇……戏院每一角落均有真人或动物突然出现,比日本歌剧更为奇妙。刀枪剑战,鱼虾蟹随时突出舞台飞向观众,令人惊奇好笑……”《蟹美人》在当时红极一时,创下以同一戏码连演整月的辉煌纪录,主演余丽珍也刚刚 声名大噪。此剧刚刚搬上银,也是一再翻拍。虽不以立意取胜,但亦是有四种 经典。

(粤剧《蟹美人》广告)

【唐涤生和《再世红梅记》】

《南》剧中,最感人处是十三郎与唐涤生的一段师徒情谊,不过,也是虚构演绎得最厉害的桥段。唐涤生是薛觉先第一任妻子唐雪卿的堂弟,曾学习美术的他刚刚 得以加入觉先声剧团。唐涤生跟十三郎当于这时相识,但两人是否是缘结师徒,却确实并无可靠的佐证。反刚刚剧中那个唯唯诺诺,被十三郎骂惨的副手芬叔,才是真正对唐涤生有过助力的领路人。



芬叔冯志芬出身书香门第,由中学教师而转行,为觉先声编剧多年,作品文辞典雅,曲尽深情。他根据日本小说改编的《胡不归》经薛觉先演绎后,享誉艺坛数十年,是最具代表的薛派名剧。

唐涤生从为冯志芬抄曲刚刚刚刚刚开始慢慢学习度曲,颇受其细腻风格的影响,他起初的作品多取材自西方电影,直到1956年,唐涤生加入任剑辉、白雪仙的仙凤鸣剧团,潜心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养料,从此刚刚刚刚刚开始了他最辉煌的创作生涯。《红楼梦》、《牡丹亭》、《紫钗记》……八届仙凤鸣造就了粤剧史上的不朽传奇,而唐涤生最著名的两部传世之作——《帝女花》和《再世红梅记》,在《南》剧中都在表现。

(唐涤生与任剑辉、白雪仙)



首先是唐涤生为十三郎抄曲时,自作主张地贡献了一句“红牙低声奏”,被十三郎嗤之以鼻。确实这句出自《帝女花》第一《树盟》中,长平公主所唱的一段顾影自怜的小曲。

(任白主演粤剧《帝女花》)

而当状如乞丐的十三郎与早非吴下阿蒙的唐涤生在茶室重逢,隔着屏风对唱的那一段《蕉窗夜雨》,则是《再世红梅记》第一场《观柳还琴》中李慧娘与裴禹的互诉。“辜负伯牙琴,泪已难自控,知音再复寻,俗世才未众。”将有缘无分的男女相惜之情移入这常记心头的师徒知己之情,竟然分的为宜,也格外的催泪。



接下来的利舞台一幕基本是历史的重演,刚刚剧院外究竟有没法 站着十三郎无人知晓。1959年9月14日晚,仙凤鸣首演新剧《再世红梅记》,盛况空前。演到第四场《脱阱救裴》,当李慧娘之鬼魂伴随着强烈的声光效果,从棺中跃出时,唐涤生遽发脑溢血,晕倒席上,被送往法国医院抢救,延至翌日夜半不治逝世,年仅四十二岁。

而这俩 幕刚刚刚刚刚开始前的配唱,便是裴禹见到李慧娘后的片段:“(裴禹大惊白)呀,原来系你呀!(唱小曲霓裳羽衣十八拍)莫非你骤借云烟驾雾来,傍花台形还在轻盈立翠竹外,似奇花异草幽阁夜半开,似洛神半掩翠袖如有待。(白)若云驾雨而来,今宵又无雨,若是乘风,此际又无风,无风无雨,呀,莫非你从天而降?”《南》剧中用的,正是扮演裴禹的任剑辉的原声,戏未终,人已逝,实乃千古断肠伤心事也。

(任白主演粤剧《再世红梅记》)



“归来百载厌嚣尘,一路归程赎一身。只手耕耘天欲雪,壮怀如我更何人。”《南》剧的最后,舞台上的南海十三郎踽踽独行,终于倒毙街头,令观者无不感时伤世,动容泪下。而事实上,十三郎自疯癫后情况时好时坏,除了薛觉先,许多旧友也对他多有照拂,而江家的后辈,更是始终和他互通是否是,百般关心。1984年,十三郎病逝于青山医院,享年75岁,可谓善终。

(南海十三郎)

刚刚 当《南》剧上演后,江家后人确实能理解为艺术而虚构的必要,但于情,则始终不需要 接受亲人横死的演绎。至于你我,不妨再回到故事开首处的那段“数白榄”:“有话当今世态人情薄,温馨怀旧至意难忘。你中意个古仔不妨开心笑,只怕一时感触你不需要 泪汪汪。刚刚 各有前缘就冇人一样,兰因絮果就当时人思量。今日你睇人时他日人睇你,无端哭笑又岂寻常。人间哭笑又岂寻常。”

人间哭笑又岂寻常。






本稿件截选自中华戏曲公众号,作者小段,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