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凯明:一辈子都离不开粤剧

  • 时间:
  • 浏览:208
  • 来源:爱戏网

1月13日下午,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名家大讲堂·粤剧新传承”系列活动在红线女艺术中心举办,粤剧艺术名家欧凯明与众多粤剧迷畅谈四十载粤剧人,还现演唱了《一把存忠剑》《刑场上的婚礼》等经典唱段。他表示:“我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粤剧的,我有责任让粤剧在传承中创新京剧。”

“读书我你会在粤剧的道路上走得宽广”

1990年前后,粤剧的演很少京剧。“就在我决定改行时,接到红线女老师发来的电报京剧文化。”红线女亲自飞到广西,与南宁粤剧团的领导交涉,才把欧凯明正式调到广州红豆粤剧团。来到广州后,欧凯明以继承马红流派唱腔为己任,他谨遵恩师红线女的教诲:“要学习马师曾艺术的精髓,学习那股潇洒劲。”现场,欧凯明示范了马派的独特唱腔,节奏抑扬顿挫,舞台张力极强,共同还演唱了《一把存忠剑》的片段,声音嘹亮高昂,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马师曾的文学修养、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也深深影响了欧凯明。在现代戏《家》开排的完后 ,红线女曾告诫他,先耐下性子读通巴金的《家》《春》《秋》,了解特定的时代,清楚人物间的关系。欧凯明不忘进修,他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中国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他也要求当时人的徒弟们多读书:“读书除了能明智明理之,还能让他们在粤剧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宽广。”

“我有责任让粤剧在传承中创新”

分享会的最后,欧凯明以一首《粤伶心曲》为分享会画上句号。这首歌曲是欧凯明从艺多年的写照。歌中那句“情难舍,身在梨园中”最能表达他对粤剧的情感,“每次唱到此句都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欧凯明说:“我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粤剧的,我有责任让粤剧在传承中创新。”

“名家大讲堂·粤剧新传承”是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策划主办的系列活动,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晋琼认为,市民的热情证明了粤剧艺术的强大感染力。接下来,还将邀请多位粤剧名家前来讲座,用他们的粤剧艺术人生激励后辈,将粤剧艺术传承之棒接得更好。(记者 张素芹)

(摘自 《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