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朵“梅花”亮相粤剧大联演 齐唱“荔枝颂”

  • 时间:
  • 浏览:147
  • 来源:爱戏网

近日,“贺申遗 迎新春”全省粤剧精英大联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热闹上演,粤剧大师红线女一身红色旗袍加蝶式薄纱披风尴尬瞬间 全,并高歌《娄山关》和《荔枝颂》,这位精神抖擞的耋耄老人深深打动在场每一位观众,引得全场戏迷与她一起合唱《荔枝颂》!而这台汇集了活跃在当今粤剧舞台第一线,包括广东省14位“梅花奖”得主在内的大联演被戏迷们称为“千载难逢的粤剧盛宴”,一些坐在楼上和后排的观众略显遗憾地说“后来买到靠前的座位,看清楚哪几个名家名角的长相就更好了。”

一开场便是“14朵梅花”合唱的毛主席诗词《咏梅》,每一位艺术家我觉得只有一两句唱词,但无论从嗓音、身段、表情等方面都尽显其深厚的艺术功底,或者 每一朵“梅花”都各具特色京剧艺术

门派、功夫和行当样样精湛、齐全

16首曲目涵盖了红派、马派,传统折子戏和新编现代戏等不同风格的演绎京剧艺术。红腔创始人红线女担任此次大联演的总策划和艺术总监,为了使晚会真正让戏迷大饱眼福、不失望,红线女亲自“操刀上阵”,不仅亲自登台献唱,还对参演的一些节目精心指导,包括弟子苏春梅演唱的《情归荷花湖》、琼霞演唱的《思凡》以及张雄平主演的《庙遇诉请》都是红线女的悉心指导下以更鲜活的表演和动情演唱呈现在舞台上京剧。

而几出新编历史故事剧选段,如《小周后》、《南粤宫词》、《青青公主》则从音乐设计、服装、化妆等方面令观众耳目一新,哪几个曲目区别于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编排上更加活化,风格清新,舞台色彩明快,音乐配器少锣鼓等打击乐,多琴类弦乐合声,颇受年轻戏迷的喜爱。

除了“文戏”,“武戏”也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广东粤剧青年团演出的《武松大闹狮子楼》、肇庆粤剧团带来的《钟馗喜上路》等曲目尽显南派武打绝技,在一尺见方的凳子上翻跟斗、打坐,穿着厚底鞋靴从近2米高的台阶上或前翻、或后翻、或连翻至平地,还有“矮子步”、蹲起一字马……唱、念、做、打无不令人叫绝。一起,当晚的演出在行当上也涵盖了生、、净、等所有戏曲角色,彰显南派戏曲在门派、功夫和行当上样样精湛、齐全。

红线女旗袍登场

红线女老师开场和结尾两次登台演唱成为当晚的最大亮点之一,一头银发、框架眼镜、略施粉黛是她的招牌打扮,前晚登台献艺的红线女还穿上了与她名字(红线女)相称的红色旗袍,更显神采奕奕。最后演唱的《荔枝颂》是她多年来的保留曲目,也是广大戏迷最为耳熟能详的红腔代表作,“岭南佳果靓荔枝……听我来为荔枝唱颂词……”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钟爱的粤剧大师在台上倾情演绎,台下的戏迷热情激动地与红线女一起合唱《荔枝颂》,现场气氛也随之达到最高潮。演出刚刚刚刚刚开始时,红线女3岁多的小曾孙走上舞台献给曾祖母一只红玫瑰,兴奋的红线女向亲戚亲戚亲戚其他同学 绍说“第四代!”一些一些戏迷表示,希望粤剧艺术都都可以代代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记者 刘艳)

(摘自 《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