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发烧友老谢:21年用坏6台录音机 耳听手记写下200多本粤剧曲谱

  • 时间:
  • 浏览:149
  • 来源:爱戏网

时间:

2018-05-11

来源:

大洋网

作者:

肖桂来

点击:

关键词:

回家



谢少绍向记者展示他记录的粤剧曲谱



在电子视听的时代,还另一个人坚持用手书记录的土土土办法写下曲谱,其实并不一定。白云区太和镇石湖村全部全部都是一位那我的粤剧发烧友——63岁的谢少绍,他痴迷粤剧多年,其一大兴趣要是听曲手抄粤剧曲谱京剧

21年前,为了记住粤剧曲谱,从未学习过音乐的他,买下一部录音机,听曲写下粤剧曲谱京剧文化。21年过去了,他写下了200多本粤剧曲谱,数百首流行歌曲谱,十几首我个人所有创作的曲谱……重复了无数次的耳听手记帮他练就了一双“金耳朵”,在街头私伙局音乐会上,街坊点唱哪些曲目,他总能现即兴伴奏一番。

近日,记者走近谢少绍,了解他的故事。

蹬着三轮开“音乐会”被街坊誉为“点歌机”

光盘一放,专辑歌曲一首接一首;音乐APP一开,各类新歌潮歌全部全部都是;网络搜索,血块曲谱再次先在网页上,随时都还要打印……在本身 听歌查谱越来越快捷的时代,或许你不难 理解,有我个人所有坚持了20余年,靠听着录音机写下每一2个从录音机里播放出来的音符旋律。

白云区太和镇石湖村的谢少绍是一位曲艺发烧友,他爱听粤剧,兴致来了就唱一段,但他更大的兴趣在于听曲手抄粤剧曲谱。

谢少绍与粤剧的结缘要从1997年讲起。“1997年,或多或少人区举办了一场粤剧大赛,我和女儿一并报名参加了。”机会这次粤剧比赛,他正式成了粤剧发烧友。“当时,我和女儿选了曲子《太平山抒怀》,为了准备比赛,或多或少人边听边练习。”谢少绍说,尽管练习多遍,我个人所有还是不难 记住曲子,要是有就萌了手抄粤剧曲谱的想法。第十天,谢少绍买了台专门听曲子的录音机,一边听曲一边记下旋律。

对于从未学习过音乐的谢少绍来说,这并全部全部都是一2个简单的事情。一方面,他并未真正学过音乐,我个人所有面,平常的曲谱以四分音符居多,粤剧曲谱却有不少的六十四分音符。怎样才能克服哪些困难?谢少绍说,全在“听”上,一遍不行就听两遍,两遍不行就听三遍,遇上难记的次责就反复听无数遍。何必 懂到精通,从听一2个小时全部全部都是解其意到一听即能弹唱,21年间,谢少绍用坏了6台录音机,手抄下200多本粤剧曲谱。

今年,谢少绍机会63岁了。每天早上8时,谢少绍就从你家踩着一百公里三轮车出发了,三轮车放进着我个人所有手抄的曲谱、扬琴、锣鼓、音响。8时半前后,谢少绍就到了太和文化广场,现在要是要是要是开始了他的音乐会。

“想唱哪些曲子就点哪些曲子,不怕越来越。”一位太和文化广场的“常客”告诉记者。两年来,谢少绍经常会拉着音响来到这里,给爱唱爱跳的人伴奏,既有传统的粤剧曲目,全部全部都是或多或少网络热歌。

多年的坚持,让谢少绍练就了“金耳朵”,也让我个人所有成了点歌曲库。“绍哥,这首曲子我很中意,你可不都还要让我 写一写?”“好呀!”记者采访当天,谢少绍又接了一2个“志愿单”,帮一位粤剧爱好者听曲手抄粤剧谱,接下来,他要花费要花上一周的时间听曲记新谱。

他有个“粤剧屋”:家藏两麻袋粤剧片

除了录音机,谢少绍也用过或多或少的土土土办法听曲,如电视台、电台,VCD再次出先后,谢少绍就血块购买回家边听边记。现在,他的你家还放着满满两麻袋的粤剧片。

在太和曲艺社的粤剧谱架上,200多本粤剧曲谱、数百首流行歌曲谱、十几首我个人所有创作曲谱,都记录着这位粤剧发烧友的粤剧情缘。谢少绍告诉记者,他最喜欢我个人所有花了三年时间创作的《帽峰山下春意浓》。

在太和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负责人邱倩玮眼中,谢少绍除了痴迷粤剧曲谱,还是一名“全能型粤剧文艺人才”,“他不仅能写粤剧曲谱,全部都是唱粤剧、会拉扬琴伴奏,还能表演粤剧类语言类节目,在一场禁毒粤剧小品中,他就扮演过一名瘾君子,诙谐有趣,演技很棒。”

目前,谢少绍还是太和曲艺社负责人。据了解,太和曲艺社成员三十余人,是太和镇粤剧曲艺爱好者的“私伙局”组织,成立于2009年,全部全部都是各村乡的粤剧曲艺爱好者和文娱骨干,经常在联升社学和太和镇文化广场及各村各乡交流演出。


本稿件转载自大洋网,由记者肖桂来,通讯员陈若兰、石建华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