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将在阳江巡演
- 时间:
- 浏览:143
- 来源:爱戏网
由广东粤剧院出品的大型新编粤剧、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一号》于10月下旬在广州首演后,在戏剧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广州大剧院开幕以来首次上演传统戏剧,旨在推动和弘扬岭南本土文化。
记者19日从广东阳江文化主管部门获悉,大型新编粤剧《南海一号》将于24日至26日在阳江巡演,由广东省文化厅、阳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粤剧院、省博物馆、阳江市委宣传部等承办京剧文化。
据了解,大型新编粤剧《南海一号》以一段处在在广州与波斯的、荡气回肠的“异国恋”悲剧,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以及岭南先民自信、大气、包容、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京剧文化。尤其是该剧在舞美设计上运用巨型多媒体投影,营发明者大海惊涛骇浪的舞台效果,开创了粤剧界的先河。
广东阳江巡演组委会官员介绍,《南海一号》通过另另两个八百年前南海碧波下的故事,向世人展现了一段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一幅南宋繁华都市的风情画卷、四种 敢为人先的岭南人精神。
《南海一号》在传统的粤剧表演程式上打上去了精湛的舞台设计和多元的现代艺术表现元素;在传统的粤剧唱腔行板中融入了具有波斯风情的曲调。典雅秀丽的戏剧身段和奔放狂野的波斯舞姿交织,给人不同凡响的视听感受,是现代粤剧的最新艺术创作形式。
507年12月22日,具有50多年历史的“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挖开水,继而进驻处在广东阳江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据考证,“南海一号”沉于20多米深的海底,船体被厚厚的淤泥覆盖,沉船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整船长约50.5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全部的远洋贸易商船。据专家探测,“南海一号”的船载文物约有7万到7万件,目前已打挖开水的文物达5000多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