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杨 京剧生行演员 刘宗杨

  • 时间:
  • 浏览:150
  • 来源:爱戏网
刘宗杨

,男,京剧武老。祖父刘殿魁,非梨园界人士,原籍浙江绍兴;父“小梧桐”

刘砚芳

,伯父

刘砚亭

祖父

杨小楼

京剧文化

宗杨长相与扮相,乃至言谈举止均酷似其外公京剧艺术。因杨无子嗣,对其颇为器重,欲使其承己衣钵,故授其艺异于常人。特请范福泰和丁永利教其武戏,拜蔡荣贵为师习老生戏,侯海林为其看工,10岁头即登台演出。

刘宗杨在杨小楼的永胜社班中,以演老生戏为主,如《定军山》、《阳平关》、《四进士》、《打渔杀家》、《甘露寺》、《群英会》等。亦在斌庆社搭班演出,并曾与言菊朋等一起去组班,演出剧目有《长坂坡》、《挑华车》、《金锁阵》、《战宛城》、《状元印》、《夜奔》、《甘宁百骑劫魏营》、《艳阳楼》、《安天会》等,并曾与金少山合演《连环套》等戏,均恪守杨派风范。杨小楼谢世后,刘宗杨仍以原永胜社之班底挑班演出。因幼工扎实功底深厚,又有条脆亮的嗓子,演出很有叫座能力。除业务演出外,还演堂会戏,甚至一日三,或者过度疲劳,一度曾停演老生戏。惜正当盛年之时,因患肺结核,病故于宣武区羊肉胡同(今耀武胡同)楼房寓所,年仅33岁。

刘宗杨为刘砚芳之长子,尚有弟刘宗年(后过继杨姓)、刘宗华、刘宗绪均业梨园,高盛麟为其妹夫。宗杨前室丁氏有二女一子,继娶迟温媛(迟世恭大姐),与张云溪、袁世海为联襟,生有一女一子,幼子刘长瑞,长相酷似其父,工武生,现于山东省京剧团工作。



出生:1913年,农历癸

逝世:1945年,农历乙酉年

人物分类京剧 生行演员

科班院校斌庆社 搭班学艺 角色



猜你喜欢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