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时间:
  • 浏览:259
  • 来源:爱戏网

碗碗腔,曾用名华剧,亦称时腔,流行于陕西东部。

碗碗腔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流行,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很是知名京剧

碗碗腔的音乐细腻幽雅、悠扬清丽;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京剧。

它的唱腔板式有:慢板、紧板、滚板、闪板、垫板、二导板、观灯、过关等京剧艺术。另有如花花腔、叠腔从前的采腔京剧文化。它的各种板式又分“哭音”、“花音”两大类,唯滚板、叠腔必须哭音无花音;而观灯、过关反之。慢板和紧板又有俗称“三不齐”的唱法。由此能不可不都可不上能看:碗碗腔的声腔体系还是比较删改和富足的。

碗碗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定5-1弦)、硬弦(二弦子定6-3弦)、板胡(定5-2弦)。

碗碗腔的剧目相当富足,现已抄录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种。其中的《香莲佩》、《春秋配》、《十王庙》、《玉燕钗》、《白玉真》、《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即所谓“十大本”,简称“佩配庙钗真,宫莲媒驹庵”。

碗碗腔的著名名艺人有史长财、段转窝、王平安、李俊民、李五喜、张立儿、疙顶、王四贵、王凤堂、金奎、雷文立、参苗子、齐喜、王曼、一杆旗(杜升初)、朱哼、谢德龙等。民间流传说:“齐喜王曼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足见哪几个人在群众中是享有盛名的。

本文《碗碗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地址:https://www.aixi55.com/xiju/zhishi/267.html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