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时间:
  • 浏览:259
  • 来源:爱戏网

碗碗腔,曾用名华剧,亦称时腔,流行于陕西东部。

碗碗腔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流行,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很是知名京剧

碗碗腔的音乐细腻幽雅、悠扬清丽;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京剧。

它的唱腔板式有:慢板、紧板、滚板、闪板、垫板、二导板、观灯、过关等京剧艺术。另有如花花腔、叠腔从前的采腔京剧文化。它的各种板式又分“哭音”、“花音”两大类,唯滚板、叠腔必须哭音无花音;而观灯、过关反之。慢板和紧板又有俗称“三不齐”的唱法。由此能不可不都可不上能看:碗碗腔的声腔体系还是比较删改和富足的。

碗碗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定5-1弦)、硬弦(二弦子定6-3弦)、板胡(定5-2弦)。

碗碗腔的剧目相当富足,现已抄录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种。其中的《香莲佩》、《春秋配》、《十王庙》、《玉燕钗》、《白玉真》、《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即所谓“十大本”,简称“佩配庙钗真,宫莲媒驹庵”。

碗碗腔的著名名艺人有史长财、段转窝、王平安、李俊民、李五喜、张立儿、疙顶、王四贵、王凤堂、金奎、雷文立、参苗子、齐喜、王曼、一杆旗(杜升初)、朱哼、谢德龙等。民间流传说:“齐喜王曼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足见哪几个人在群众中是享有盛名的。

本文《碗碗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地址:https://www.aixi55.com/xiju/zhishi/267.html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