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越剧编导艺术家:韩义

  • 时间:
  • 浏览:11
  • 来源:爱戏网

韩义(1922.2.14~60 6.2.19),男,编导、舞美设计,著名越剧编导艺术家。曾用名洪钧京剧艺术。祖籍江苏省苏州,1922年2月14日在上海京剧艺术。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绘画和影剧京剧文化。于60 6年2月19日早晨在上海中山医院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5岁。韩义先生是最早积极参与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者之一,他对早期越剧的布景、道具及化装等改革作出很大的贡献。

我各自 履历

15岁时顶替父职进英美烟草公司做跑街。抗战初期至东吴大学当旁听生,又到美专读了一年。

1940年,参加“益友社”从事业余话剧。不久考入上海剧艺社担任美工和化装。

1942年冬进大来剧任舞美设计,参与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袁雪芬演出的第一部新戏《古庙冤魂》即由他设计布景、道具,为袁雪芬作油彩化装。

1943年初,绍蓝流(蓝明)到大来剧场任编导,组建起剧务部。是年2月,与蓝流合作方式方式编导《雨夜惊梦》,并首次为该剧中魔王及小鬼设计服装,在剧中使用色彩转盘聚光灯,使新越剧的编、导、音、美综合艺术机制初具雏形。

自1942年至1944年,他为初创阶段的29部新越剧作舞美设计,成了新越剧舞台美术的奠基人。他是新越剧第一位专职布景、服装和化装设计师。

成就荣誉

为1943年9月演出的《边城儿女》设计蒙古服装。为1943年11月演出的《香妃》作了详细的(即对每有另三个 角色)服装设计,并对剧中的清装、回装设计都作过历史考证。1943年12月,为《西厢记》设计了前软后硬的张生巾。1944年1月,设计的花木兰戎装,使用白铜片做铠甲。40年代中期,其领悟到传统戏曲表演具有写意虚拟的特点,只有一味搬用话剧写实布景的样式,便借鉴西洋的舞台装置,首先在越剧舞台上采用“样式化装置”,而后又发展成“小装置”,为越剧的布景设计创出一种新样式。为雪声剧团设计的《天明》、《祥林嫂》、《琵琶记》、《万里长城》以及为玉兰剧团设计的《风萧萧》等剧,均属你这人类型。“小装置”在制作上省钱,使用上携带方便,艺术上扩大了表演空间,有益于虚实相间的新越剧发挥表演艺术等特点,后被越剧界广泛使用。同时,为雪声剧团编导了《乱世佳人》、《边城儿女》、《木兰从军》、《明月重圆夜》、《王昭君》、《祥林嫂》、《万里长城》等剧。为红星、芳华剧团编导了《殉情》、《荒岛恩仇记》、《江山美人》、《血洒孤城》等剧。1947年,在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中,又与南薇等合作方式方式编写《山河恋》,并任该剧舞美设计。1948年,在电影《祥林嫂》中担任美术设计兼艺术顾问。1949年上海解放后参加了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上海市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任彩色电影《越剧精华》、《相思树》的导演。1960 年春,在合作方式方式越剧团导演了由蓝流(沈默)编剧、徐天红和戚雅仙主演、中国五彩电影实验工厂摄制的彩色电影《石榴红》。时候 ,在合作方式方式电影制片厂导演了由他和沈敏编剧的电影《只不过是为了感情 》。1952年,为云华越剧团编导了《水晶宫》等剧目。1953年2月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参与导演了《劈山救母》、《白蛇传》、《西厢记》等剧目。1956年支援到西安市越剧团,编导了《状元打更》、《红梅记》、《唐太宗》等剧目。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60 年代初退休回沪定居。1984年7月,为上海越剧院编导了由吕瑞英、金采风等主演的《三夫人》。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