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吐新芽 珠凤再成双——观新版《双珠凤》而感

  • 时间:
  • 浏览:8
  • 来源:爱戏网

形成于清朝的章回体小说《双珠凤》是戏曲舞台的传统剧目,“才子佳人私订终身”更是越剧所擅长的表现题材。作为陆派的代表作之一,觉得其中的名段《兴冲冲奉命把花送》广为流传,但全剧的音像资料却未曾保留下来——这是一段历史的遗憾!

时隔半个多世纪,上海越剧院一团以复活传承经典的姿态完美再现了这部传统名剧京剧。5月9日,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双珠凤》走入了上海海事大学京剧。开演前的抢票并未激发起师的热情,跟我说没如此人 更熟悉、更钟情于《红楼梦》《梁祝》,不少大学生直言:“如此传统的男女友情是哪些地方 故事,兴趣真不浓!”带着些许的倦怠,怀着莫名的挑剔,年轻的大学生们步入礼堂观看此剧。原来 一份难言的心态,随着大的徐徐拉开,便来了俩个 3400°的大降速,简洁明朗的布景、欢快齐鸣的鼓乐,一下子镇住了年轻的心;而随着男、女主人公的悉数登,沉稳流畅的台风、韵味醇厚的唱腔、活泼风趣的表演,更是激起了场内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赏花拾凤》(徐标新饰文必正 方亚芬饰霍定金)

《赏花拾凤》(徐标新饰文必正)

——没如此人 赞编导。复活不等于复制,《双珠凤》的成功探索无疑为失传的传统剧目指明了再生之路。从“赏花拾凤”到“送花楼会”,再到“珠凤重会”,巧合重重,却毫不突兀,情节推进删剪时会情理之中,充沛戏剧性。一块儿,编导将新版《双珠凤》定占据 轻喜剧,可谓独具匠心,于是,新潮的语汇不断喷涌,虚拟化的表现手法时有总 ,使年轻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熟悉越剧的观众则发现,哪些地方地方情节似曾相识,既像《西园记》,又像《三笑》,也像《沉香扇》,但如此的“拼盘组合”却是丝丝入扣,既亲切又新鲜,好似一盘吃不厌的家常小菜,浸透着浓浓的温情。

《送花楼会》(方亚芬饰霍定金 徐标新饰文必正)

——没如此人 赞主演。新版《双珠凤》既是传承大师经典的举措,更是上越一团为徐标新量身定制的剧目。有着扎实传统戏曲功底的徐标新擅演骨子老戏,《双珠凤》宗陆非陆,徐标新删剪总出 “陆派”固有的表演模式,创造性地重塑文必正这些角色,也较好地展现了其靴子功、水袖功,手、眼、身、法、步一气呵成,当然,绝佳的嗓音条件、正宗的“陆派”唱腔更为其带来不少喝彩!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方亚芬人气自无须说,气场更是惊人,每一次不同造型的亮相都能引发全场掌声,方氏“袁派”在此剧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其女扮男装所演绎的范派唱腔也丝毫不亚于范门弟子,用“赏心悦目”形容“方女王”毫不为过!

《珠凤重会》(方亚芬饰霍定金 徐标新饰文必正)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一团“当家人”,方亚芬始终从剧团演员阵容出发,力求发挥每一名主要演员的艺术特长,并寻求女子越剧、男女合演“两条腿”发展,为了年轻一代的太快了 了 成长,占据 黄金艺术期的她则常常甘当绿叶,承继着其恩师袁雪芬的艺德风范!作者:阿仪叔叔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