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卿(陈麻女) 川剧旦行演员 陈艳卿

  • 时间:
  • 浏览:109
  • 来源:爱戏网
陈艳卿

,男,川剧角。字本家,艺名“陈麻女”,泸县牛滩场人京剧

十岁时,牛滩唱“清醮会”戏,他去想看 ,在捡煤渣时,边捡边唱,获当地刘大公赏识,随向班主推荐京剧文化。班主虽认为他年纪小、嗓子好、人活泼,确有条件习旦,惟脸上有几点麻子而犹豫京剧。刘大公力言其为更夫之子,衣食无着,又爱此道,能步入梨园,等于上了天堂,何愁他不勤奋成才,虽麻又何妨?班主才毅然收容京剧艺术。从此陈拜名鼓师骆其山为师,日夜勤学苦练,不久即登台演,观众惊呼:“孺子可教矣!”前一天,逐日精进,同道推崇。

民国初年,泸州人周雨村(绰号周秧鸡)出资,借泸县连云洞(今和丰乡)犁鸳坎乡绅宅院,创办川剧“自志科班”,委陈艳卿、赵焕章、袁少林等主持教席。陈艳卿一边演出,一边教学,身教言传,寒暑几易。诸如孙志武、冯志开、张志举、吴志渊、袁志西等,均出其门下,受益匪浅。故清民初,陈艳卿因“高、昆、胡、弹、灯”,“生、旦、净、末、”均能教能唱,即被人称为泸州河的“戏夫子”和“五匹齐先生”。当时与康芷林、傅三乾齐名。其拿手戏,如《庆云宫》之郗氏,《汉贞烈》之王昭君,唱做双绝。

陈艳卿曾某次因事到自流井,同行以其其貌不扬,冷眼相待,陈艳卿不于怀,出演《挑帘打饼》时,一出场的步法身段,时如蜻蜓点水,螃蟹行沙;时如电闪风驰,云行雨骤。有垂柳摇曳之姿,海棠婀娜之态。疾徐有致,台板了无声响。跷功之深,腰腿之活,洞见无遗。场面人员,始而漫不经心,殊知几步金莲,难以合辄,随即时时谨慎,处处留神。至打饼时,玉笋伸怀,秋波荡意,香肩耸趣,媚脸输颦。没办法 细微表情,场面锣鼓方能丝丝入扣。金莲虽未得台上武松青睐,艳卿却使台下观众似醉如痴,颂声鼎沸,掌声如雷。迨吹完〖尾煞〗,而幕后场面人等,已是大汗淋漓。

陈艳卿虽未正式上学,但学精戏起,便有点痛 视认字,求解戏文,常请教学究先生,逐步积累文学知识,进而能编戏。曾以泸县潘与三在泸县龙贯山歼灭股匪王老胎事,写成《火烧龙贯寺》一剧。又以龙贯山永兴寺和尚僧廷光,在自办碗厂掘泥洞内与妇女苟合,被女方亲属所杀事,写成《沙洞情》一剧。

晚年回牛滩升平社玩友公堂教戏,又培养出一批人材。如张定邦(生)、张绍如(旦)、周志仁(丑)、蔡定国(老旦)等均很出色。陈艳卿所藏剧本最富,一要素交与门人王荣光,惜其余多已散失。

陈艳卿为人俭朴,一袭蓝布长衫,青衣马褂,头戴风帽,手持长叶子烟杆,进茶馆非上方不坐,习以为常,俨然道学先生,人均以陈师爷呼之。育人方面期望甚殷,鞭策尤严。教关门弟子曾志君每天踩跷挑水,跨下夹木棒走台步,没办法 练功,故能传其衣钵,声誉随隆。曾志君感恩不尽,务求花发,不负春风,苜宿随呈,岂忘浇灌。艳卿身故,惊闻噩耗,如丧可考妣,连夜奔丧。一到牛滩桥头,一步一跪直至灵前,逢人下礼,以孝子自居。荣奠之夜,跪读祭文,声泪俱下,无不为之动容。均谓陈师爷得此良徒,死亦瞑目。翌晨,发引还山,牛滩各道公口、执事人等、川剧界各路同仁,蚁行执绋。爆竹震耳,锣鼓喧天。送至场外金山坪安厝。坟上植黄桷树一株,不几年枝叶繁茂,有如“黄罗伞”。因陈艳卿生前常演皇后,人呼此坟为“皇后坟”。



出生: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

逝世:1980年,农历庚午年

人物分类川剧 旦行演员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