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越剧的珍贵史料《中国越剧戏目考》

  • 时间:
  • 浏览:10
  • 来源:爱戏网

赵淑萍

被誉为“越剧活字典”的孙世基,以80多年的积累,完成了一本近80万字的《中国越剧戏目考》。

架构设计 越剧戏目,是一项耗时长、难度大的工作京剧艺术。越剧诞80多年来,许多老戏的剧本(手抄本)早已散失抑或根本如此 剧本,靠的是老艺人口口相传京剧艺术。越剧戏目方面的专著极少,已版的几部,也以名剧、名段、名艺人小传为主京剧文化。806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越剧大典》,历时八载,经浙沪两地专家、艺术家们广征博取而成。在剧目累积,记述的是越剧具代表性的优秀剧目37八个。而《中国越剧戏目考》共收越剧戏目1780个,越剧折子戏戏目246个。戏目考根据每本戏目产生的年代,按“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越剧时期”“恢复时期”和“振兴时期”排列。戏目考每一根目,包括剧情提要与考略两累积,一律不加评论。无论从数量的丰赡来说,还是从戏目研究的全面、纯粹、客观性来说,此著不是一定的突破。

近800个戏目,从中都时需看后百年越剧改革、发展的轨迹。越剧,从嵊山剡水农村的落地唱书,走向城市,在繁华的大上海生根开花,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几经改良、蜕变。从戏目看,越剧接地气,紧贴生活,《双金花》《箍桶记》《相骂本》(《九斤姑娘》)《懒惰嫂》《卖婆记》等是从唱书节目而来,体现了草根百姓的生活情趣和民间智慧生活 。越剧,又从文学作品和许多剧种中汲取养料,一大批越剧剧目,源自古典名著、宣卷、话本、民间传说,如《红楼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孟丽君》《何文秀》《蛟龙扇》等。越剧在小歌班及绍兴文戏时期,受姚滩(姚剧前身)和绍剧的影响很大。姚剧中的《卖草囤》《双落发》《卖青炭》等,越剧亦曾演过。已经 ,又博采绍剧、京剧、昆曲、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精华,进行了诸多改良。脍炙人口的《狸猫换太子》《碧玉簪》《三看御妹》等是从许多剧种移植而来的。到“新越剧”时期,各地剧团更是编演了数以百计的新剧目,大大拓宽了剧目题材。

从戏目考中,都时需了解各时期越剧演出的戏目以及班、团、演员请况。最初的许多剧目,不少已被淘汰或被改编,如《四香缘》《六美图》《七美巧缘》《八美图》《九美图》《十美图》等,讲的是男主人公历经磨难,最后落魄,妻妾成群,坐享荣华富贵,新中国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哪几种剧目就在舞台上消失了。而保留下来的《孟丽君》《珍珠塔》《盘夫索夫》等,把原主人公和多位男人的女人的女人的感情说说是哪几种 线索删减为一根。此,宣扬迷信的宿命论的许多戏,也逐渐受到冷落。

戏目考的出版,对传承越剧文化、对越剧进行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探索越剧艺术规律很有意义。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剧作家、编导对越剧传统剧目进行现代反思,于是,《红鬃烈马》改编成了《绣球记》,原剧表现王宝钏忠贞不渝、盼得夫归,恬然受封,后者则强化了王宝钏的男人的女人的女人视角。面对薛平贵和代战公主,她纠结,失望,将薛平贵拒之门外。又如《马寡妇开店》,先前的版本是狄仁杰教化李如花恪守妇道,而已经 的版本中,狄成了虚伪、薄情之人。在《龙凤锁》中的十三太子林逢春,他时可是纨绔子弟,时可是多情公子,戏刚刚开始 是悲剧,已经 又演变成喜剧。许多越剧的保留剧目,经多次改编和上演,因内容和表演形式等不同的创造,呈现出不同的舞台气象。哪几种,戏目考都作了删剪的记录。各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因素通常会影响戏剧的发展,如保让 ,不管如保改编,好看、合乎情理是观众检验的标准,符合艺术规律的戏才能代代相传。

笔者是一位越剧迷,也看后不少戏,读完《中国越剧戏目考》,着实本人先前对越剧的了解着实肤浅。着实,妇孺皆知的越剧就几十出,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碧玉簪》《珍珠塔》《孔雀东南飞》《春香传》《白蛇传》等。如保让 ,这几十出是经过改革、发展,跟观众不断磨合保存下来的精品。越剧在改良过程中,题材非常宽泛,不仅有古装戏,不是清装戏和时装戏,还有反映少数民族的蒙装戏、回装戏。如保让 ,越剧还大胆地取材国内外戏剧、小说和新闻时事,如《魂断蓝桥》《啼笑因缘》《家》《雷雨》《黄陆缘》等。

著者孙世基,自小喜爱越剧,少年时代在上海度过,看后不少越剧名家主演的戏。12岁时已知道越剧戏目近80本,从那时起,他就刚刚开始 搜集越剧戏目史料,不仅购买越剧戏考、剧本、越剧连环画,每次看戏还把说明书保存下来。那时的他有有八个多梦想,希望本人长大后成为一名越剧史研究专家。他也曾考取中国戏曲学院文学系,在特殊年代,求学受挫,但矢志不渝。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刚刚开始 ,他陆续采访许多越剧名家,如我市的毛佩卿、鲍玲贞等,通过她们又结识了许多剧作家、戏剧评论家、越剧史家和越剧艺术家。1993年,他刚刚开始 办一份立足宁波、面向全国的《宁波越剧报》,20多年来,持之以恒,出刊265期。其间,曾采访越剧界老前辈袁雪芬、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金采凤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有戏目,是听老前辈口述,加在架构设计 而成。应该说,是他的种种努力抢救性地保存了哪几种越剧史料。这本《中国越剧戏目考》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对越剧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不是参考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