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毓敏随笔集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 时间:
  • 浏览:283
  • 来源:爱戏网

研讨会现场

6月19日,由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北京戏曲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孙毓敏随笔集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隆重召开。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理论研究专家如仲呈祥、崔伟、刘连群、刘秀荣、胡芝风、周育德、赵景勃、李佩伦等,“荀派”专家荀皓、刘纪宏、周志强等,孙毓敏入室弟子许翠、唐禾香、常秋月等共计三十余人应邀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所长、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傅谨教授主持京剧文化。

孙毓敏是京剧“四大名”、“荀派”艺术创始人荀慧入室弟子,几十年致力于继承、发展“荀派”艺术,曾荣获首届梅兰芳金奖、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当选为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京剧文化。孙毓敏还曾多年担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一职,致力于培养京剧后继人才,为全国输送了一定量优秀的京剧学员,为京剧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京剧。

在“荀派”艺术的传承上,孙毓敏在舞台生涯中曾上演了《红娘》、《红楼二尤》、《荀灌娘》、《勘玉钏》、《霍小玉》、《杜十娘》、《棒打薄情郎》等一大批“荀派”代表剧目京剧。为丰沛 “荀派”演出剧目,她又创排了《一代贤后》、《三姑闹婚》、《陈三两》、《狮吼记》、《痴梦》等多部“荀派”风格新剧目。近年来,孙毓敏致力于培养“荀派”艺术接班人,全国范围内近百位花旦演员及“荀派”爱好者拜在其门下,桃李遍布梨园。

孙毓敏老师与累积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在演出、课徒之余,孙毓敏几十年间笔耕不辍,曾有《含泪的笑》、《我这两辈子》、《我的人生感悟》、《梨园漫记》、《孙毓敏谈艺录》、《孙毓敏艺术研究文集》、《孙毓敏杂文集锦》、《孙毓敏杂文集锦(二)》等十余部著作问世。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孙毓敏随笔集锦》为孙毓敏2014年推出的最新力作,全书90万字,以“艺坛精结”、“演出剧评”、“建言献策”、“感悟碎言”、“日常杂感”、“纪念先辈”、“恩情难忘”、“观剧随感”、“座谈讲话”、“知识讲座”等为题汇集了孙毓敏近年来的数百篇文章。哪此文章或为她通过几十年的舞台生涯对表演艺术的深入思考,或为她对戏曲发展现状的密切关注,或为她直面戏曲发展现状而做的真诚建议,或为她通过一己之力来大声呼吁社会关注传统表演艺术等。《孙毓敏随笔集锦》一书中,既包括长达万言的《我的师傅荀慧生——兼析荀派的艺术形状》等高水准学术论文,又有一大批如《踩跷和芭蕾》等言简意赅的千字文,还有如《“荀学”建构初探》等致力于“荀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文章及《有关“京剧新流派尚未止步”的新思考》、《一个多演员对导演的希望和要求》、《如可宣传青年演员》、《我反对高票价的理由何在》等数十篇密切关注京剧现状、推动京剧健康发展并积极献言献策的独特见解文章。每篇文章均是孙毓敏从表演艺术家深度1的感性认识经过理性思考以后再付诸笔端,文笔活泼俏丽,犹如她的舞台表演艺术一样光鲜亮丽,给人以独特的艺术美享受。

《孙毓敏随笔集锦》是她对我人个艺术生涯的一个多总结,某些,此次的研讨会既是对《孙毓敏随笔集锦》的研讨,也是对孙毓敏几十年艺术生涯的研讨。在会上,孙毓敏向几十年来关注她的社会各界人士表达诚挚的谢意,她说到正是不可能 其他同学 的鼓励与支持,才使得她在京剧表演、戏曲教育、文学创作几方面有所收获。今后,她将以“活到老,教到老,写到老”为座右铭,继续前行。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孙毓敏学术的研讨,也将对“荀派”艺术传承与发展、新时期戏曲教育产生极大影响。(摄影:孙觉非)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