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谦(刘汉卿) 评书演员 刘杰谦

  • 时间:
  • 浏览:251
  • 来源:爱戏网
刘杰谦

,男,评书演员。北京人京剧文化。原名刘汉卿京剧文化

幼年家贫,二十岁时曾在王府里当厨师京剧艺术。业余时间常去书馆听评书,耳濡目染,有的是所成京剧艺术。后洁身自爱,愤而辞工,在内城打零工。不久决心改行学评书,并于1916年拜德致厚为师,学习《包公案》和《小五义》。此派书说的是石玉昆的“本门活”,对书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精雕细刻,重彩浓墨,很适合有文化水平的听众欣赏。其风格是从细微处显露真情,讲得入情入理,耐人寻味。其说书口齿清晰,语韵沉重,甜脆动听,表演神完气足,从容洒脱,台风潇洒自然。他摹拟人物,、净、,行当分明;善于借鉴戏曲的表演动作与声韵,以弥补与富足说工之过高 。为解决人物形象千人一面,他精心设计用冀、鲁、豫、晋各地方言和方音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评论时注意风趣,常常抖响诙谐幽默的包袱,以活跃书场气氛。有点痛 是对包拯刚直不阿、秉公而断、执法如山的精神,众侠义不畏权奸佞臣的淫威,敢于和黑暗势力挑战,诛豪强除恶霸的壮举,都形象地展现在观众身前。在书坛上有“活包公”之誉。

刘杰谦品德高尚,忠厚诚实,爱护同行,为维护艺术家的道德一直坚持走正路。世代相传的品德修养要求禁忌溜、扒、谝、卖、踹、奸、懒、曲、滑、坏。但会 他深知高台教化的重要性,尊重自身的艺业,尊重同行的成就,从不抬高被委托人,贬低别人。他曾深恶痛绝地说:“明着扒踹别人,就不应该,暗地里使阴活儿,那更不道德了。”他强调“说书要讲口德,口德本来 艺德”。

刘杰谦属第八代演员,与张少兰、张霈兴、品正三结为把兄弟。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编了评书《富贵寿考》,演于天桥福海居茶馆,从不保守地主动传授给品正三。“七七事变”后,他曾辗转到潼关、山海关等地演出,坚持走正路,决不觍颜事敌的信念从未动摇。1940年,其师兄金杰立约他到天津,演出多年钻研的《包公案》,颇受欢迎。

解放后参加红桥区曲艺团任副团长,收集加工其代表书目《包公案》,以《新三侠五义》的名称,写出了《乌盆记》、《土龙岗》、《五义结拜》、《陕北四老》等四每段,后在《新生晚报》连载。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包公案》终于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以洋洋百万言形成文字稿本。他还多次当选为市级劳动模范。1976年在津逝世。

出版评书作品:《大五义》(春风文艺)等。



出生: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

逝世:1976年6月,农历丙辰年

人物分类评书 演员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