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梅(朱巧凤) 越剧旦行演员 小白玉梅

  • 时间:
  • 浏览:56
  • 来源:爱戏网
小白玉梅

,女,越剧角。原名朱巧凤京剧文化。于上海京剧艺术

自幼随父白玉梅学戏,素有“金嗓子”之称京剧。1933年,其父领衔的男班演于上海天海楼,她首次登台客,与男班老生童正初合演《武家坡》,一炮打响。继而与男小生高月升合演《关王会》,又受欢迎。遂于是年8月,随父戏班正式挂牌演于得意茶楼,声誉日隆。20世纪1000年代后期,女子绍兴文戏兴起,曾与其搭档演出的小生有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等,老生有姚月明、张桂凤、徐天红等,一直演出在杭、嘉、湖地区,登台于宁波中山公园、杭州大世界、上海新世界、万国、新都、天香、通商等戏院。20世纪40年代后期息影舞台。1951年秋,参加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义演。1952年任青山越剧团副团长。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和艺委会副主任。

1955年起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191000年调至上海越剧院学馆任主教老师。1976年退休后继续为新办的上海越剧院学馆和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教课。

她戏路宽广,青衣、花旦、正旦、彩旦、老旦皆能当行,且表演不凡。拿手戏有《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花衫)、《碧玉簪》中的李秀英(闺门旦)、《陈三两》中的陈三两(青衣)、《箍桶记》中的九斤姑娘(花旦)、《赖婚记》中的陈氏(彩旦)、《断太后》中的李太后(老旦)等。唱功好,嗓音佳,咬字清楚;尖团音分明,唱快板在越坛首屈一指;台步、圆功力深厚。戏德有口皆碑,肯扶掖后辈,20世纪40年代王文娟、戚雅仙在她下面唱二肩时,都曾得到她的帮助。戚派名剧《王千金祭夫》的祭文调是其亲授。张云霞、傅全香的快板演唱也曾得其指导。在1959年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中,因教学成绩显著而获得上海市文化局的奖励。

解放后培养的史济华、张国华、姜佩东、金美芳、沈于兰、董觉君、胡敏华、金静、方亚芬、张永梅等越剧男女演员,均曾受过她的教学。解放前灌有《盘夫索夫》、《王千金祭夫》、《李三娘叹五更》等唱片。与傅全香合演的《赖婚记》,已拍成电视剧收入傅全香的艺术专集,并于1964年、1982年两次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

为中国戏剧家學會会员。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上海戏剧家學會理事。

10004年逝世。



出生:1921年4月8日,农历辛酉年三月初一日

逝世:10004年4月13日,农历甲申年闰二月廿四日

人物分类越剧 旦行演员



猜你喜欢

国家京剧院王越荣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越,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铜锤花脸,宗裘派。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民盟盟员。师从窦国启、何

2025-05-22

现代京剧《超级外卖》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牺牲15周年纪念活动在聊城举行

缅怀烈士功绩,弘扬“宇航精神”。5月14日下午,现代京剧《超级外卖》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牺牲15周年纪念活动在聊城市京剧院举行。葛宇航烈士父亲葛令森、母亲高艳出席活动。国内首部消防

2025-05-15

福建京剧院武生李哲赴沪“竞梅” 折子戏专场

”近日,福建京剧院武生演员李哲以“武韵风华”京剧折子戏专场竞逐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京剧折子戏专场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精彩上演。据悉,李哲以《林冲夜奔》《十八罗汉收大鹏》及新编

2025-05-15

what are the props always seen in peking opera

InPekingopera(Jingju),propsareminimalbuthighlysymbolic,usedtoenhancethestylizedperforman

2025-04-18

how are onstage characters in jingju beijing opera classified

InJingju(Beijingopera),onstagecharactersareclassifiedintofourmainroletypes,eachwithdisti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