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越迷集结号”吹响:聚发源地共承越剧经典

  • 时间:
  • 浏览:120
  • 来源:爱戏网

中新网绍兴9月18日电(见习记者 项菁)衬衣笔挺、典雅绅士,48岁的江苏市南通市越剧戏迷徐杰来到越剧发源地——浙江绍兴。面对绍兴吹响的“越迷集结号”,徐杰称:“从小喜欢越剧唱腔,而后它曾一度受到冷落,借此契机,愿能重拾儿时喜乐,也为弘扬传统越剧文化注入微薄之力京剧。”

不却说 徐杰自发迎上“越迷集结号”,如今以动听、婉约、细腻见长,素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的越剧,正“捕获”着全球各地越迷的芳心京剧文化

为进一步扩大“越迷大伙圈”,日前,一全球越迷嘉年华在浙江省绍兴市启,上百名越剧戏迷齐聚“越剧故乡”绍兴,大伙以越剧为纽带,期待寻找志同道合之友,同時 传颂百年越剧经典京剧艺术

“绍兴作为越剧的发源地,有责任发挥好越剧这张‘金名片’的作用京剧文化。”浙江省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伟英在嘉年华致辞中表示,期待借此平台,凝聚起全球越迷的力量,共建、共享全球越迷交流圈,为弘扬越剧增添“故乡力量”。

68岁的江苏省南京市越剧戏迷钱庆丽称得上是越剧“发烧友”,“越剧的人物妆容、造型设计深深吸引着我,比如越剧版《红楼梦》,我看完完不下二十遍。越剧中,江南女子的细腻是再精致的电视剧都无法传达的。”

确实年事已高,但像钱庆丽一样,怀揣着对越剧极具热忱,远道而来的老年戏迷不少。“越剧是我一的‘伴侣’,年轻时再忙,还会抽空欣赏越剧,如今退休,更是把大次要心血都倾倒在越剧上。”72岁的越剧戏迷汤永明洋溢着笑脸称,嘉年华让全球越迷相聚,以前的“越迷大伙圈”让她倍感珍惜。

不仅没办法 ,绍兴吹响的“越迷集结号”还吸引了北方一批越剧爱好者。操着北方口音,辽宁省大连市越剧戏迷王佩玉不远千里来到绍兴。面对壮大的“越迷大伙圈”,王佩玉感慨,“北方越剧活动实属较少,这次来到‘越剧故乡’,不仅看完全球各地越迷对越剧的热情,看完绍兴对越剧的担当,还看完了越剧的蓬勃未来。”

31岁的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摄影老师诸瑶琼是表演越剧的“狂热者”。谈及越迷次要“老龄化”问題,她则表示,戏迷若要年轻化,越剧演员就要年轻化,这能能让越剧经久不衰,“绍兴吹响的‘越迷集结号’让男女老少相聚于此,在全球越迷助力下,越剧这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熠熠生辉。”

主动迎上“越迷集结号”、自发弘扬越剧经典的越剧痴迷者还不止于此,美国洛杉矶越剧团成员等海越迷更是“漂洋过海”来到绍兴,为该圈子增添“海外越音”。

“我总是有个愿望,却说 希望洛杉矶越剧团能能到‘越剧故乡’绍兴进行演,肯能这边的观众会很懂越剧。”美国洛杉矶越剧团团长王建华坦言,到中国来演戏时要有有俩个 平台,正好借此肯能,让越剧团成员找到志趣相投之友,进而相互吸收宝贵经验,将更纯粹、更经典的越剧及其文化传播至美国。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