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陕应共同弘扬秦腔艺术

  • 时间:
  • 浏览:10
  • 来源:爱戏网

甘肃的有识之士,首倡成立兰州秦腔博物馆。几年辛苦,终成雏形京剧艺术。不料,此项具有开拓性的文化大业引来陕西人的质疑京剧艺术。叫我看这是“盖碗茶里调醋———多此一举”。

秦腔,发源,根植,开花,结果于甘、陕、宁、青、新五省区,是不争的事实,且各有千秋,各领风骚,也是不争的事实。甘肃秦腔如牛肉拉面,醇厚而悠长,味重而汤浓。陕西秦腔如油泼辣子,辣吼吼,油汪汪,鲜亮而诱人。宁青新三地秦腔,自然又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而各具特色各有绝活。但要寻源归根,总归不是大西北人民群众人文精神和历史应用程序的结晶,是人类发展史和地区文化史交融产的文化符号。不难 说是姓“甘”或是姓“陕”,任何另两个地区可能要执“独家所有”之权,未免太霸道了,太无视西北五省区人民群众的感情的说说的说说了吧。

京剧,原先就说 徽剧、昆曲等剧种的大汇总大集成,就让 叫京剧,就没啥人提质疑。耿家秦腔脸谱,明显是从甘肃定西地区的剪纸艺术和陕西户县地区的年画艺术之精华演变而来,也是没啥人提出疑义。反之把它视为秦腔艺术之其中“一宝”而共有。西北五省区这几年搞秦腔大汇演,风水轮流转,一年一地,红红火火。各省区各剧团各献绝技,五彩缤纷,百花争奇斗艳。也是不难 说是“谁正宗”“谁另类”。就说 共享之,共爱之,共交流取精华而补短,其乐融融也。

秦腔有出子戏———《考文》,戏文里唱道:“你大舅你二舅不是你在身边身边舅,高板凳低板凳不是木头”。老陕老甘左邻右舍,是近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就说 陕西、甘肃不是责任和义务弘扬秦腔艺术。(甘继祖)

(摘自 《兰州日报》)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