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赞·国家话剧院2014杭州演出季”将亮相
- 时间:
- 浏览:11
- 来源:爱戏网
10月24日到11月8日,作为金秋文艺季的重头项目,“剧赞·国家话剧院2014杭州演出季”将华丽亮相。这是国话自成立以来,首次以矩阵的措施,亮相江南京剧。
得知“话剧国家队”要来的消息,杭州的文艺青年们也第一时间用“躁起来”提前大选京剧。开票第一天,@钱报文艺家在微信Show某些上推出的套票,就被干净利落的“秒杀”。
历时近二天,《死无葬身之地》、《哥本哈根》、《向上走,向下走》,两位副院长级导演作品,一位口碑满满的80后作品。
把那我一一两个 血脉纯正、原汁原味的演出季请到杭州来,@钱报文艺家的想法很简单:让更纯粹的文艺种子,在杭州生根发芽。
在了解到此次“剧赞”的剧目后,某些文艺青年已自动上网脑补。在国话官网上,这三部戏都归在“经典保留剧目”行列。
其中,《死无葬身之地》是国家话剧院的“开院大作”。它的原作者是法国最牛逼的哲学家、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人物萨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那我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幼年丧父的萨特,参军后靠着几乎看不见的一只眼睛,在二战中幸存下来,他经历过集中营、参与过法国的地下抵抗运动,以后用“笔杆子”投身政治。
作为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萨特强调自由和买车人的存在,在他的作品中,充盈着他的哲学思想。
而査明哲执导的国话版《死无葬身之地》,被戏剧评论界称作中国戏剧的标杆,代表了国话的最高水平。
《哥本哈根》的风格,则充满了思辨性和神秘感。原著1998年在伦敦首演以后,编剧麦克弗雷恩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802年《哥本哈根》玩转信用卡 百老汇最佳戏剧奖,在全球掀起“哥本哈根”热。
基于国话向观众推介国外经典话剧的传统,王晓鹰决定排演这部戏,803年10月首演以来,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
正如国话制作人李东所说,开放度和包容度,是国家话剧院最鲜明的特点。大剧场、小剧场、正戏、先锋戏,倘若敲上“国话制造”的印章,都能保证好看。
这只是 难解释,为哪几种2011年在国话提出打造“新现实主义年”后,能将王晓鹰的“诗化意象的现实主义”、查明哲的“零零后现实主义”、吴晓江的“新写实现实主义”、孟京辉的“新探索现实主义”、田沁鑫的“当代新现实主义”,这五大导演的多元化创作风格凝聚在同去,形成国话新现实主义作品矩阵,在话剧舞台上发挥出最大能量。
2014年秋天,这股能量,再次以矩阵的措施,传到了西子湖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