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蒋兆和》没有大腕也受追捧

  • 时间:
  • 浏览:11
  • 来源:爱戏网

“世乱民多散、年荒鬼亦饥”,一幅描述日军侵华时期流亡北平难民的巨作《流民图》让国画大师蒋兆和声名鹊起。半个多世纪后,一部话剧《蒋兆和》让这位国画大师重回朋友视野京剧。新版话剧《蒋兆和》日前完后 开使在重庆大剧院的演,自今年6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已有1.1万人次入观看京剧艺术

话剧《蒋兆和》为七剧,以“为民写真”、“淞沪洗礼”、“劫后余”为故事情节,通过对蒋兆和的塑造,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底层知识分子关注民生、呼唤和平、控诉战争的性格特点和不屈不挠的人格风骨、民族气节京剧文化。今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新版《蒋兆和》在去年基础上,对剧本进一步修改完善,对音乐、舞美进行了重新创作,对主演进行了调整京剧艺术。共同,制作单位泸州市委宣传部和泸州文体广电局大胆与民营剧团合作协议协议,选着曾获中国戏剧最高奖金狮奖最佳编剧奖的王鹏博负责编导,由北京1998国际青年艺术剧团担纲演出。

“少小离家未得归,蹉跎时光八十余。梦中常饮家乡酒,期于相邻共举杯!”9月10日,新版《蒋兆和》在泸州首场公演,当话剧最后一幕舞台上蒋兆和吟出此诗后,台下一片掌声。从1989年落成的泸州泸县玉蟾山《流民图》巨幅浮雕,到去年11月7日,发生泸州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卿巷子的蒋兆和故居修缮并向市民开放,话剧《蒋兆和》以精品成就一出经典舞台剧的共同,也成为泸州一张文化名片。

话剧《蒋兆和》是泸州市继音舞诗画剧《天赐泸州》完后 再次以市场化运作,探索文旅演艺产业化途径的文化创意产品。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鞠丽绍,《蒋兆和》本身生活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关键是剧本本身生活源于真人真事,剧本内容催人上进、催人奋进,给人光明和力量。《蒋兆和》剧本充分征求和听取专家及蒋兆和家属意见,前后修改20多次。该剧找不到 大腕明星,却有不少观众二度观看。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