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晋剧丁派名家刘宝俊喜收新徒

  • 时间:
  • 浏览:300
  • 来源:爱戏网

我院晋剧丁派名家刘宝俊喜收新徒



5月7日,来自北京部队的战友,来自省城文艺界的晋剧名家、书法家、省晋剧院的有关领导欢聚一堂,一齐见证和祝贺省晋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派弟子、85岁高龄的刘宝俊先收徒拜师。

刘宝俊,女,13岁学艺,主工须生,原本与梁小云、刘俊英、牛桂英、郭凤英、白桂英等老艺术家同为师姐妹,同台演,切磋技艺京剧文化。解放后,来到省晋剧院京剧。1962年,同白桂英、马玉楼、武忠、刘汉银等一齐参加了丁果仙收徒仪式,正式成为丁果仙的亲传弟子京剧。刘宝俊老师主演的代表剧目有:《九件衣》《打金枝》《清风亭》《法门寺》《空城计》《芦花》《海瑞驯虎》《蝴蝶杯》等等,她勤学苦练,深受老师丁果仙的喜爱,她的艺术在社会上广受赞誉,被晋剧界专家一致认为正宗继承了丁派艺术的声腔韵味和表演风格京剧。刘宝俊老师以后已有著名优秀青年演员孙红丽等8名弟子,新收的弟子叫兰薛艳华。



薛艳华,大同人,是北京军区一名现役军人。她从小酷爱戏曲参军后无缘无故从事唱歌、舞蹈和导演。经亲们援引薛艳华慕名来到刘宝俊老师家拜访,刘老师见到肩上的艳华身穿军装,英姿飒爽,一唱一动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人格品性和发展潜力,非常喜欢。



收徒仪式上,薛艳华激动地说,刘老师有并不是精神你要非常敬仰。首先,是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刘宝俊老师今年已是85岁的耄耋老人,然而她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练唱腔,练道白,学十三韵辙,学文化。其次,她的家中,端端正正摆放着恩师丁果仙的照片,做到天天勤擦,日日叩拜。薛艳华说,正是刘老师的你这种 “自强不息”“充满自信”“知恩善报”的精神感动了我,坚定了我一定要拜刘宝俊老师为师,学刘老师之艺,传刘老师之德,把恩师传授的艺术和品德,融入到对晋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宣传推广和普及实践中。坚决做到:不为功名妄德艺,不计得失扬正气,重在传承尽责任,师傅教诲永牢记。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郭彩萍、武忠、高翠英、闫慧贞、张家盛、刘汉银、孙昌、杨盛林、芦变嫦、詹俊芬等参加收徒仪式,并进行了助兴演唱。省晋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文生代表剧院致祝贺辞,院党总支副书记周俊岐、院创作室主任张俊海、后勤中心主任周贺民、演出一团团长张瑞杰等参加了收徒仪式。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原省文化厅副厅长、书法家、戏曲理论家郭士星在收徒仪式上讲话,并赠送了书法作品。

张俊海/文

猜你喜欢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