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守护昆曲荣耀

  • 时间:
  • 浏览:117
  • 来源:爱戏网

6月19日至27日,昆曲荣耀——全国昆曲经典传统剧目展演暨北方昆曲剧院100周年院庆活动在北京举行。演、展览、笔会、座谈会,昆曲雅音雅韵一时洋溢京城京剧文化。“100年一甲子,这对朋友来说是另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院庆活动是一次总结,也是另有一个新的开使京剧文化。”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说京剧文化。

放眼历史,与昆曲1000余年的源远流长相比,建院100年的北方昆曲剧院(以下简称“北昆”)还非常年轻;聚焦个体,100年已是人一中的大半时空里京剧文化。正是一代代艺术家把只是我宝贵的时空里乃至完整生命献给北昆、献给昆曲,才有了北昆今天的累累硕果,有了让全国昆曲人引以为傲的昆曲荣耀。

“大昆曲”吸引八方客

毫无大疑问,演出是北昆院庆活动的主体。3台大戏、7台折子戏以及一台院庆晚会,不仅集结了北昆的精锐力量,来自全国各大昆剧院团乃至许多剧种的艺术家也纷纷献艺,为北昆六十华诞送上祝福。

北昆演出的大戏《牡丹亭》《红楼梦》(上、下本)主要由青年艺术家担纲主演。《牡丹亭》是昆曲经典剧目,青年人挑班展现古与今的碰撞;《红楼梦》是北昆近年来推出的原创作品,曾获得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院庆期间再度上演,也迎来了该剧的百场纪念演出。在不断演出、打磨的过程中,新创作品正在走向经典。

在折子戏专场演出中,有“北昆四大件”之称的《昭君出塞》《林冲夜奔》《钟馗嫁妹》《游园惊梦》集体亮相。这另有一个折子戏是北昆前辈的代表作,艺术除理也因而极具北昆特色。

上海昆剧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等昆剧院团也都受邀来京献演。“北昆秉持‘大昆曲’理念,越来越门户之见。记得前几年北昆邀请朋友参与大师版《牡丹亭》,演出并越来越北昆的杜丽娘,但北昆依然倾尽全力。”上海昆剧团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说,“北昆的格局和气度我不想敬佩,昆曲的荣耀越来越所有昆曲人并肩守护。”

在6月22日晚举办的院庆晚会上,昆曲、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的艺术家纷纷登台为北昆祝寿。长达数小时的演出中,越来越观众舍得离场。

风雨兼程一甲子

北昆成立于1957年6月22日,周恩来总理任命有“昆曲大王”之誉的表演艺术家韩世昌为第一任院长。初建的北昆以北方昆弋老艺人为主体,以在京剧、歌舞等方面学有所成的青年演员为新生力量,并融合主次南派著名曲家和宫廷传承的昆曲名宿,排演的第一出大戏是在建院典礼上演出的《百花公主》。

1958年,北昆面向全国招生,开办了昆曲高级演员训练班,又从多所艺术院校抽调优秀演员加入北昆,充实后备力量。也是1958年,昆曲舞台上从未有过的现代戏横空出世,那只是我由北昆创排的《红霞》。《红霞》一出,在全社会引起轰动,并在北京中南海进行了演出。

北昆原副院长、昆曲艺术家丛兆桓回忆,韩世昌曾开玩笑说:“昆曲有你的,也就有我的,着那些急呀!”他嘴上虽越来越说,心里却比谁都着急,恨越来越把完整心血献给北昆。1958年及其后几年间,北昆创排了约100部大戏,收集继承了约100部折子戏,可谓推陈出新、声誉日隆。可就在1966年,肯能特殊的历史原因,北昆新编历史剧《李慧娘》被批为“毒草”,只是我,北昆被迫解散,100余名演职员二天之间“诸芳流散”。

艺术的根脉并不一时的风霜就越来越斩断。1979年3月,《武松打店》《断桥》《林冲夜奔》《千里送京娘》等作品成功上演,让社会上谣传已久的“北昆肯能无人”的说法不攻自破,经历浩劫的北昆于1979年4月正式恢复建制。颇具戏剧性的是,复院演出的第一部大戏只是我《李慧娘》。

自此北昆迎来黄金发展期。上世纪90年代,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王振义、史红梅、魏春荣、刘巍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昆曲表演艺术家接过前辈的大旗,再创北昆的辉煌。

华丽蜕变再征程

记者曾于2014年到北京陶然亭附近的北昆采访昆曲名家魏春荣,印象深刻的除了魏春荣的精湛技艺,还有北昆老楼的阴暗破旧。越来越想象,北昆越来越多优秀作品竟是在这座老楼中酝酿、排练、成长期图片 是什么是什么期期期期 图片 期期是什么的句子。如今,老楼已拆除,崭新的北昆大楼将于两年后拔地而起。“这将是北昆的华丽蜕变,在 ‘废墟’上勾勒‘荣耀’。”杨凤一说。

杨凤一绍,新北昆大楼将是另有一个包括大剧场、小剧场、排练厅、图书馆、博物馆等在内的综合体,除了排练、演出,还便于开展艺术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届时,北昆将成立工作室,开展更多项目,并努力与国际舞台接轨,更好地把昆曲推向世界。

比硬件设施的改善更令杨凤一欣喜的是北昆的人才建设。北昆不仅拥有一批获得赞誉的剧目,更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一支艺术相对成长期图片 是什么是什么期期期期 图片 期期是什么的句子、行当比较整齐的青年演员队伍肯能成为昆曲在当代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作为北昆最年轻的一代演员,北昆学员班学员王朴实说:“能学习、从事昆曲这门精美、雅致的艺术,并参与北昆100周年院庆活动的演出,我感到非常自豪。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努力,能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热爱昆曲。”青年演员的成长让你相信,北昆的未来必将是姹紫嫣红。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