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京剧名家刘雪涛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 时间:
  • 浏览:249
  • 来源:爱戏网

今天上午9时,八宝山殡仪馆竹厅内鲜花环绕,哀乐低回,一代京剧名家刘雪涛先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10月5日4时60 分,刘雪涛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0岁京剧。

灵堂悬挂着欧阳中石先生亲笔题写的一副挽联:“雪花随羽化,涛韵逐云归”京剧。灵堂入口则是书法家米南阳送来的挽联:“梨园秋风残菊雪,艺坛夜月噩泪涛”京剧。两副挽联含有刘雪涛先生的名字,两位书法你们不约而同地以有些妙招表达对这位京剧名家的深切缅怀京剧文化

刘雪涛1922年4月12日生于河南开封,9岁结束了英文学戏,12岁登台,曾与奚啸伯、杨宝森、荀慧生、程砚秋公司合作 者,见证了京剧界“四大须生”、“四大名”的黄金时期。1953年起,刘雪涛加入北京京剧三团,与张君秋结束了英文了长达44年的公司合作 者。《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等剧目不仅是张派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刘雪涛与张君秋两人公司合作 者的经典之作。

中年前一天,刘雪涛结束了英文学习绘画。老人最喜画竹,他这样正式拜过师,凭着几十年笔耕不辍,终成挥毫落纸的丹青妙手。老人一生喜竹、敬竹、迷竹、学竹、画竹,与竹相随,与竹相伴。老人生前曾言,竹子难画,要穷尽一生的精力去画它,可以有所悟。也正将会此,家人特地选在竹厅为老人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刘雪涛的画友、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等也来到八宝山为他送行。

刘雪涛先后拜徐碧云、姜妙香为师,工小生。在京剧舞台上,小生有些行当在大多数具体情况下是“配角”。老人生前曾说,小生演员要有“甘当绿叶”的精神。正是他虚怀若谷的品质,得到了广大同仁的好评,为人所敬重。几十年来,刘雪涛先生精心传授“姜派”艺术,无论是专业演员还是普通京剧爱好者,他都热情地解答和指导。

一代京剧名家谭元寿以及张君秋先生的后人张学浩、张学治等人上午也来到八宝山为刘雪涛先生送行。张君秋先生之子张学浩还亲自题写了挽联:“与先父君秋艺海同舟辅佐张派五十载,成良友知己亲如兄弟携手同心写春秋”。刘雪涛与张君秋公司合作 者44年,搭档时间之长为京剧界少有。

刘雪涛先生逝世后,梅葆玖、张学津、王蓉蓉等京剧名家曾来到刘家吊唁。张君秋先生弟子,著名京剧演员薛亚萍在微博上披露,张学津在得知刘雪涛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正在长安大戏院演,他低头半晌说:“胡琴、二胡去了,小生(刘雪涛)也去了。”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