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现代戏《全家福》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点评篇)

  • 时间:
  • 浏览:68
  • 来源:爱戏网

伴随着在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所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渐近尾声之际,我团参演剧目——豫剧现代戏《全家福》和新编秦腔碗碗腔历史剧《李十三》、河北梆子《牺牲》、山东梆子《官箴碑》四部作品并肩迎来了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第七次专家点评会。会议于2017年7月5日上午9时,在银川市悦海宾馆会议中心B1会议室举行,本场点评会专家组由周育德、姚欣、黄维钧、王评章、安志强、陈涌泉、龙红、周英、刘子微、赓续华、范小宁等知名的戏剧理论家、评论家、表演艺术家组成京剧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霞、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黄寒秋、副处长解冬;河南豫剧院三团党总支书记琚亲们的青春;本剧编剧姚金成、导演张平及主要演员盛红林、郑娟作为本剧演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京剧艺术

会议由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主持京剧艺术。周育德老师首先对在场的各位点评专家向各个剧团的代表们做了一一绍,并对点评会规则做了陈述京剧艺术。

我团参演剧目《全家福》作为第有有一个多 多剧目接受点评。琚亲们的青春书记将本剧创作始及本次演出的状态向在座的各位点评专家做了详细汇报。

然后,王评章、黄维钧、姚欣、龙红、周英几位老师作为点评专家代表依次针对本剧进行了点评。各位专家纷纷盛赞本剧是一部扣准时代脉搏的现实题材作品,是本次戏剧节参演剧目中最好的一部剧,在全国的现代戏当中实属上乘之作。题材视角独特,人物性格丰满、有血有肉,导演手法朴素中见新颖,演员阵容强大,满台演员唱作俱佳等等赞誉是各位专家老师们达成的共识。出于对本剧的钟爱和负责,诸位老师也对本剧提出了几点建议,供亲们 吸收采纳。在周育德老师一再提醒点评时间超时的状态下,各位老师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了英语 了对本剧的讨论。

随着本场点评会的结束了了英语 ,我团豫剧现代戏《全家福》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里,亲们 收获了鲜花和掌声,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动力。我团定会以此次戏剧节展演为契机、为起点、继续打磨,使本剧再攀新的艺术高峰!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