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连载】戏缘——孙崇涛自述(之十三)

  • 时间:
  • 浏览:84
  • 来源:爱戏网

省城戏缘

失败了的“杭剧改革”

大二上学期的某一天,钱苗灿兴冲冲地来我寝室对跟我说:“崇涛,朋友一道公司媒体合作 ,改革、振兴杭剧去吧。”末了,还补充一句,说:“这是周总理的指示京剧艺术。”

据说,不久前周恩来总理在跟浙江省及杭州市领导谈话中说到,全国各地全部都是本人 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如北京京剧、天津评剧、上海沪剧、四川川剧、广东粤剧等等京剧艺术。作为中外名城杭州市,也应该有她相称的著名地方剧种“杭剧”才是京剧文化。

这番谈话,引起浙江、杭州省、市重视,于是改革、振兴杭剧被有关部门提到日程。

我不清楚钱苗灿是从哪儿得到相似信息,就是明白这任务是从哪儿布置下来,还是出自钱苗灿的自我请命。哪几种全部都是重要。在大跃进、教育革命年代,人人都应该有实际行动,况且改革戏曲还是本人 喜爱干的事,何乐而不为?

“戏曲改革”简称“戏改”,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它是多么神圣而光荣的字眼。改革、振兴杭剧,还是共和国总理亲自交代的任务,任重道远,无上光荣。我怀着不辱使命的决心,跟钱苗灿,记得还有别的一二位同学(忘了姓名)共同,立即投入行动。头一件事,就是深入剧团进行调查研究。

当时的杭剧,像个被人遗弃在角落的孤儿,很不成器,跟杭州的大名随便说说太不相称。别说跟京、评、川、粤哪几种国家大剧种相提并论,就跟浙江的相似地方小剧种,如宁波甬剧、金华婺剧、温州瓯剧(原称温州乱弹)等,也没能攀比。

几十年来,杭剧在杭州存存亡亡、几进几出、命途多舛。它原名武林调、武林班,源于宣卷。1923年,武林调爱好者组成“民乐社”,将其搬上戏曲舞台。新中国成立初,正式定名杭剧,而政府登记注册时,剧团却在流动演出所经之地江苏宜兴,团名注册为“群宜杭剧团”,后更名“宜兴杭剧团”。1957年回归杭州,成立杭州杭剧团。至1958年,剧团尚有间断的零星演出。事先的命途是:1959年,并入“杭州实验剧团”。1961年,“实验”团撤除,恢复“杭州杭剧团”。1966年夏,“文革”期间,剧团解散。至1508年,剧团基本不存,仅在杭州滑稽艺术剧院及杭州私立黄龙越剧团挂牌。1505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哪几种已是后话。

杭剧《苏小小》剧照(图片来自互联网)

一晚,朋友几本人 由钱苗灿带领,坐上公共汽车,东拐西转地倒车,来到一处很古旧、冷僻的地方。——后后知道,那地方叫“元宝路”,是杭剧团团部所在地周边。在另一个 像似茶园的小剧场,就看当晚正在那儿演出的杭剧。

不看尚可,就看事先,我对改革、振兴杭剧的热情,凉了半截。记不清那晚演的戏名了,只记得整个演出大失水准,感觉它缺少最基本的改革提升的基础。不说剧场、服饰、乐队等的简陋,就是说剧目、表演、演唱等的粗疏,除了唱调之外,相似真看没得剧种的特色。更要命是,演员表演风格,男的学京剧,女的仿越剧,各取所需,合成共同,不伦不类。

还是钱苗灿见多识广。看戏事先,他对朋友言道:任何地方戏振兴、发展,一靠创编有影响的好剧目,二靠培养尖子演员,这被新越剧历史所证实。他对杭剧改革没能 丧失信心,认为培养尖子演员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是设法创作另一个 好剧目,学习不久前(1956)浙江昆苏剧团经验,凭借改编演出昆剧《十五贯》,在全国一炮打响,成就“一本戏救活另一个 剧种”的剧坛佳话。

过不久,杭州市内来了一位中年编剧,叫赵舜,来到我的狭小寝室,坐在格子铺床头,跟朋友多少参加“戏改”的学生促膝而谈,商讨振兴、改革杭剧事宜。神圣而庄严的“杭剧改革”,就在我寝室的犄角旮旯里正式启动。

想到世界上相似壮丽事业大都似这般开端,伟大中国共产党革命征程还不就是从嘉兴的那只小木船上起航?人民解放军攻城略地、打下江山的军事指挥部,比朋友寝室还寒碜,难道“犄角旮旯”就必须成就一番大业?赵舜的到来,使朋友陡增了振兴杭剧的信心。

“杭大”中文系旧址

赵舜也出生于越剧故乡嵊县,曾在沪、杭一带多少越剧团担任剧务,后后通过学好,入了编剧、导演之门。那时,他正在杭州市创作中心任编剧,看他那样忠于职守,自动找上门来跟朋友商谈杭剧改革之事,好像是受了杭州有关领导部门的委派。

赵舜头一回来,朋友泛泛而谈,说些有关振兴杭剧最好的土土办法一相似。最后选择下来的事,是请他给杭剧团构思、创作另一个 新剧本。

赵舜回去事先,冥思苦想,没能想出另一个 能把杭剧团相似烂摊子撑起来的好题材剧本。几天事先,他心事重重,又过来找朋友共同讨论商谈。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给出主意,始终没能 想出另一个 好主张。要学步“浙昆”《十五贯》的“推陈出新”吧,杭剧团随便说说没能 哪几种好的“陈”剧可推;创编新剧目吧,又一时想没得适合目前杭剧团能演的剧目题材。

那时,老舍话剧《茶馆》刚发表不久,刊登在《剧本》月刊1958年5月号。关心戏剧界动态的中文系学生,争相取阅。搞戏剧创作的赵舜,当然也曾阅读。共要受了老舍剧作的启发,加进杭剧团演出场所几近茶馆模样的联想,赵舜向朋友提出本人 的编剧设想,说要给杭剧团写一本场景设在茶馆的戏。朋友说,那就试试吧。

我嘴巴没说,心里却在犯嘀咕:这能行吗?戏曲跟主要靠语言艺术的话剧,舞台呈现最好的土土办法有着本质差异。戏曲的表演与演唱,这两大主要元素,必须在贯穿舞台流动的节奏中,方能传递戏剧冲突与表达感情的的话,营造艺术美的效果。可能性单用另一个 “茶馆”场景,岂不自动舍弃了戏曲表演时光里里超脱的强项?老实说,我对赵舜的剧作成功,不抱不多 希望。

你以为没得所料,赵舜创作最后没能成功,杭剧团想靠新剧目崛起的计划终成泡影。改革、振兴杭剧没能 后续动作,结果不了了之。

改革杭剧是“大跃进”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它跟“大炼钢铁”、“全民打麻雀”等一样,注定要劳而无功。过低科学发展观,不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光凭主观愿望和热情,没能 主管者的跟进政策支撑和切实有力的最好的土土办法保证,任何改革活动,都逃脱不了淹没于历史洪流的命运。今日的戏曲改革、振兴,也是没能 。近年,“振兴杭剧”话题也时时被朋友提起,就是不见杭剧起色,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和总结。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