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知识:演员练声和嗓子保养

  • 时间:
  • 浏览:744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知识
  • 演员的嗓子,非勤学苦练不可。我幼时在科班只能唱“扒字调”,科以后全靠自己下苦工。那时候,不管刮多大风,下多大雪,都在每天早晨五点就起来,到西便门去喊嗓子。喊的时候也有个次序,先练音色、音高和腔调,惯用啊、衣和ei*几个音阶。然后打引子、念话白,为的是训练口腔变化节制的方法,不但要正确,而且要有劲头。同时,还得经常吊嗓子。吊嗓子的段数,要逐渐增加,不宜一出戏全吊,最好一次只吊半出。吊嗓子的时候要注意调门不宜过高,要像上楼梯似的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长,否则就会把嗓子吊左了。吊嗓子的时候,男演员开始最好先调几句二黄顺一顺,接着再吊西皮,这就能解决演员所常提到的“男怕西皮,女怕二黄”的损害嗓子的问题。我使用这种练法,后来就能唱《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珠帘寨》、《捉放曹》这一些唱工较重的戏。

    在练嗓子的同时,还要注意“看气”,就是保护声带,这就要求演员注意身体健康,活要有规律。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酒也不宜多饮,烟也应该少抽。我在唱戏的时候是连一根烟都不抽的。

    还有,在有戏这一天需要静养。演员的精气神很重要的。虽然不可乱去游逛,但也不妨去溜溜弯,“行走为百炼之祖”,对于嗓子倒是有益的。出门要戴口罩,注意冷热。老先生曾说:“话过千言,不损自伤。”到了后台要少说话,最好坐在一旁闭目养神,连背词带培养情绪,可以润润嗓子,用热毛巾拧干了敷在前颈包围声带软骨部位。这些办法都能使演唱时觉得嗓子舒服痛快。出台之前要拢一拢神,去掉杂念,集中注意力去演戏。

    演员早婚对于嗓音不利。演员的私生活尤其需要严肃,如果不检点,危害性很大。记得程长庚大老板说过:“我们要有半个老道的修行。”

    青少年演员在倒仓的阶段要好好地保养,千万别太累了。过去有人认为演员在倒仓的时候,还是要不断地喊才能把嗓音喊出来,这是不科学的。我从10岁到现在,虽然有一个短时期的倒仓,可是一直没有间断舞台生活,嗓子也没有怎么坏过,就是我能够注意保养、勤学苦练的缘故。

    我还想附带谈一个题的问题,我认为作家、作曲家和演员的合作也很重要。演员的嗓音和习惯不同,作家最好能了解演员。譬如我自己唱 “言前”辙不合适,唱“江阳”辙比较适宜。作家能和演员合作,根据演员特点写词用辙,就会使演员演唱的时候胜任愉快,给观众以更多的艺术享受。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