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京剧教育十分必要

  • 时间:
  • 浏览:628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教育
  • 文/戈宝栋

    京剧国粹,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公认的现实。然而,在我们国内却熟视无睹,我们听到的是一再强调改革,再改革。“遗产”是什么概念?遗产是需要保护的。如果将遗产改革成为适应时代潮流了话,遗产就不存在了。

    京剧并非“阳春白雪”,它应该属于“下里巴人”。在辛亥革命之后,曾经是贩夫走卒所锺爱的玩意儿,观赏京剧本身就是娱乐。京剧寓教于乐,诸多剧目之中是惩恶扬善为主线,是提倡仁、义、礼、智、信的品格,并非都是宣扬封建道德。在表演中也包含着许多非常丰富的娱乐属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美学特征。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导人文道德,包含着历史、活哲理、民俗、宗教、礼仪、民乐、蹈、杂技、律法、伦理等知识,其中很多知识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是当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得力的课程形式。这些知识不是通过严肃的训教方式,而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轻松地引导给观众的。

    从艺术领域说,我国活跃在民间的地方戏曲剧种很多,丰富而宝贵。由于我们在继承方面工作的不力,失传颇多。而京剧号称国粹,集中包容了各地方剧种的精华,有代表意义。从宏观来说,它又是人类三大古典戏剧的唯一幸存者。决不应该再在我们这一代断层。如果不幸消亡在我们手里,我们将成为人类历史上负罪的一代!

    从教育事业的角度上看,当下的年轻人在美育方面缺乏判断力,盲目崇拜西方一切。丧失民族自豪感,给别有用心的国人创造了倾销大量的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占领了我们的文化市。夺取了我国大量的年轻观众,才造成如今这个局面。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状况,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夺回我们的阵地。我觉得京剧艺术的教育在这种领域里是大有可为的。

    《中国演员》杂志2016-3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