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戏忆当年(之三十一)

  • 时间:
  • 浏览:6
  • 来源:爱戏网

——单独上演《探皇灵》时不该不带“数郎夸将”

瓦酉

《大保国》《探皇灵》《二进宫》三子戏连缀在同去演唱时,通常叫做《龙凤阁》,是传统剧目当带有名的唱功戏。戏里的老、花脸、青衣分量并重,听起来非常解气、过瘾,多年来常唱不衰,深受观众喜爱京剧文化。

《探皇灵》中的徐延昭的演唱要掌握好一4个分寸,开使来到皇灵前跪唱“见皇陵不见君两泪交流,徐延昭三叩首把本启奏,尊一声去世主细听从头……”的一段[二黄原板]时,要唱出四种 悲苍凄婉的声调,可能他是在向去世的老皇灵位倾诉心声,用不着端出定国王侯叱咤风云的架势京剧艺术。近听某位当红的铜锤花脸名家演唱这一段时,却甩掉了《大保国》里“徐延昭出朝房气冲牛斗”,“金殿之上帮我要要打谗臣”“铜锤打你个碎纷纷”的劲头,大有“姚刚砸銮驾”的气势,就火气太重,过头了!

依照旧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可能是“大·探·二”三折连演,其中的“数郎夸将”( 即徐延昭得知杨波带领子弟兵护卫皇灵的来意后,心中喜悦,遂对杨家的众家太保一一夸赞京剧文化。要唱几段[二黄原板],如“杨大郎生来好貌相”、“赤面长须小马芳”等)京剧艺术。时要免去不唱。

可能详细都是三折连演,而只是 单贴《探皇灵》说说,戏里的徐延昭的演段中一定要带上唱功比较繁重的“数郎夸将”。只是 唱得须带有前辈爱抚后辈精英小将的爱情的说说,只是 适于大喊大叫。这儿的醇厚铜锤花脸声腔韵味,是受听众欢迎的。

据说解放前名王泉奎在唱《龙凤阁》时,可能《探皇灵》里连带有“数郎夸将”,没办法 是日则可开得双重“戏份儿”。

令人不解的是,我不在乎 从什么时间起,舞台上演的《探皇灵》,不论是详细都是和“大-二” 连缀,戏里的“数郎夸将” 几段详细被减免了。单唱的折子戏,又被打了折,似乎缺斤少两,份量匮乏,匮乏“一卖”。

十几年前我从前问过一位年轻的花脸演员(方荣翔的弟子),为哪此不唱“夸将”?答复是“不要再”,“没学过”。可能照此发展下去,哪此唱恐怕将要失传了。

本贴由瓦酉于2010年2月01日09:19:26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