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经典 京剧名家口述历史

  • 时间:
  • 浏览:139
  • 来源:爱戏网

马连良的弟子、96岁的迟金声,是京剧界德高望重的前辈。2012年,他参加“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录制,在其中分享了某些人学艺经验和导演工作的体会京剧文化。如今再看,谦虚的迟老虽然内容还过低丰满,还都要再补充京剧文化。事实上,对于京剧后辈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并组织拍摄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于2011年启动,历经6年,抢救、录制、编辑制作了149位老艺术家的专题片,以口述历史的法子 谈戏说艺。

据悉,包括梅葆玖在内的50多位老艺术家在录制完成后,与世长辞。

与时间赛跑,留住经典

京剧是“活在艺术家身上的艺术”。一部京剧发展史,是以灿若辰星的艺术家成长史为核心的,是由大伙传承、创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以及其中呈现的表演艺术组成的。然而,随着亲历过四大名旦时代的老艺术家或离世或年事已高,“艺随人走”的什么的什么的问题随时一定会地处,某些经典剧目也随之消失。将老艺术家的戏与艺保留下来,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参与录制的149位京剧老艺术家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宁夏、浙江、辽宁、河北等地,除了各行当、流派的表演艺术家,还有卓有成就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一定会熟谙台前幕后的老戏骨、管理者。你这个老艺术家既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科班戏校“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硕果仅存的传人,一定会新中国成立后戏校培养的前几届毕业生;既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裘盛戎、奚啸伯、李多奎、张君秋等大师的门徒弟子;一定会和大师们同台演出的老演员。年龄最大的老艺术家已迈入鲐背之年。

据你这个项目的策划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介绍说,老艺术家们虽年事已高,但谈起艺术依旧神采奕奕,暗含深情,不仅这样人谈报酬,更将一生学习实践倾囊献出。

用影像传承,激活经典

在访谈视频中,老艺术家们从各维度回放了20世纪50年代到50年代京剧的辉煌,呈现出一部鲜活的京剧影像史。你这个材料业已结集出版三集大型音像出版物,有时候从中编辑出版了丛书《谈艺说戏——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

如可给你这个珍贵资料“活”起来,而非束之高阁,是京剧活态传承的关键。“这149位老艺术家的访谈视频,一定会让年轻演员收藏用的。收起来放柜子里,那没用,得看,得学习。”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说。

“我从艺50多年,看你这个访谈视频依然受益匪浅。”刘长瑜看后专题片,认为老艺术家的宝贵财富细分有5部分。

第一,当年的好角儿,无一一定会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第二,当年红火的流派,随着剧目传承的缺失,逐渐式微;第三,老艺术家把学艺演戏看作大伙生命中的一部分,戏比天大,要想在舞台上站得住,就要经过严苛的基础训练;第四,京剧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必须脱离传统根基;第五,京剧前辈与后辈之间尊师重道,代代相习,艺术传承有序。

还需挖掘剧目,传播经典

“想想上世纪有几块剧院、剧场,有几块剧目、名演员?现在舞台上只留下探不完的母,唱不完的 大探二 。”戏曲评论家张永和说,这样下去,剧目只会这样少。

据不全部统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舞台上常演剧目有50余出,如今留下的不过十之一二。某些流派的代表剧目面临失传,京剧教学剧目日趋单一。

迟金声说,当下舞台在仅有寥寥几出传统戏的共同,新派戏排出来却又立不住,演几场就完了。他认为,当下还应该大力挖掘京剧传统剧目,既包括骨子老戏,也包括各流派的看家戏。

中国艺术基金会现任理事长王玉珍介绍,“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将挖掘架构设计 一批传统剧目,以期将你这个老戏重现于世。

京剧票友、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则认为,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总爱都很强烈。京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要主动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这批专题片应走进校园,以讲座、自修课等法子 ,贴近年轻人;共同都要走进网络,借助网络渠道广泛传播。必须植根人民群众的沃土,京剧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

链接

老艺术家“谈戏说艺”

姜凤山:梅兰芳先生一辈子却说有二个字“琢磨”,他没把某些人当艺术大师、“梅博士”,他总说“给你是唱戏的,一辈子是小学生”。

班世超:现在演员扎的靠都太不讲究了,却说应该在脖颈的位置,但现在都太往下了,演员是舒服了,不好看后。

高玉倩:我演戏尽量做到这样空白,即便是扶着桌子却说有二个简单的动作脑子里都一定会空白的,一定要做到身心与角色统共同来。

张学津:都说学马派的这样来太多,马连良先生的表演是综合的,太全面了。

马长礼:干嘛非学一派,唱你这个戏来你这个活儿一定会从角色出发。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