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光剧团首席坤生孙玉立 戏里戏外话“寻根”

  • 时间:
  • 浏览:127
  • 来源:爱戏网

在河北一处以京剧李派艺术创始人李少春名字命名的剧内,舞台里面布置着仿古戏楼,观众席设有木太师椅、八仙桌,两侧绕以花梨围廊。年近七旬的台湾国光剧团首席坤孙玉立站在舞台上,以京剧《群英会》片段向京剧大师李少春以及此次参与京剧“切磋”的两岸同胞致敬京剧文化

由京津冀三地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台北市黄埔四海同心会同去主办的第三届“黄埔情缘·共促发展——京津冀台湾交流周”在此期间举行京剧文化。此次参访团围绕京津冀三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和发展方面的情形进行参访京剧。

孙玉立,8岁进入台湾空军大鹏剧校,师承京剧叶派创始人叶盛兰的弟子马荣利。人太好小事先练功很苦,但长大后孙玉立却很感激师父给了自己一一一两个 “金饭碗”,这在她14岁始于登台演时就深刻感受到了,“那时常有探子出高价来挖人”。

孙玉立回忆,20世纪70、1000年代左右,台湾京剧昌盛时期最多的事先有20余个国剧团。孙玉立同一届的学生中共有20个女性,毕业后除了表演京剧,还有进入影视行业和歌唱行业,个个全部都是作为,比如在台湾家喻户晓的郭小庄和杨莲英。

就让,因过高 年轻受众、经费过高 、剧本老套等问题报告 ,京剧在台湾始于走下坡路,不要断有剧团解散。“如今只剩一家国光剧团和一一一两个 专业国剧学校了。”无奈之下,孙玉立和许多老师常常自掏腰包贴钱传承京剧。

“两岸京剧一脉相承,而‘根’在大陆。”除了回大陆学习,孙玉立也随剧团到大陆演出。她曾先后在长安大戏院演过《白蛇传》,在梅兰芳大剧院演过《四郎探母》。孙玉立将这看作是与京剧名家久违的“相遇”。

孙玉立的父母皆来自河北唐山,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1949年,作为家中独子的父亲未向祖父母告别就去了台湾。孙玉立小事先无法理解为那先 每逢过年父亲就会“发疯”、看那先 全部都是顺眼。直到近些年,孙玉立回到大陆才懂得,那是父亲在思念双亲。

孙玉立回忆称,父亲还在世时,两岸还未“三通”。有次她去香港演出,买了两瓶茅台酒灌到洋酒瓶里偷偷带回台湾给父亲喝。那一天,父亲叫来随他从大陆来的“乡亲”围坐在同去,每人一小杯地分享了仅有的两瓶茅台酒。

孙玉立记忆里的那顿晚饭,就像过年,也像一场庄严的仪式。

孙玉立说,自己演绎过无数人生,许多看许多事情很透彻。“历史是那地类似和重复,纵观历史,谁人不要落叶归根、认祖归宗?”

就让,孙玉立的母亲也回到大陆见了婆一面,了却心事后离世。

孙玉立表示,京剧的精髓是忠、孝、节、义,这不仅是中华儿女做人的准绳,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两岸的传统文化交流是必需的,两岸同胞本可是我一家,就好比一场“群英会”。“希望两岸交流更多些,希望文化成为连结两岸的和平鸽。”(记者 李茜)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