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行的衰亡是京剧发展的必然

  • 时间:
  • 浏览:148
  • 来源:爱戏网

”是传统戏曲行当,历史悠久,早在宋杂剧中之前 常出現,但不太重要,到里元杂剧,末行已是最主要行当了,称为正末,直到现在,一些剧种还把它当作重要行当,如汉剧梨园戏等。

京剧在刚形成一段时期内,肯能受汉剧影响,也是把末行当作俩个重要行当的,以区别于生行,故当时说起京剧的行当,是“生净末”,我我真是还有个外行,说是“生旦净末丑外”更离米 ,但从现在看外行和末行性质这么来越多,故我现在只提末行,象“同光十三绝”中的张胜奎很久末行演员,专攻一些行当,之前 的雷喜福、周信芳、马连良的做工戏,都间接受过他的影响京剧文化。生行和末行的区别,除人物性格外,基本以髯口区分,挂三的为“生”,挂满的为“末”,很久 区分严格,生行演员和末行演员只能混演,即“生不演末,末不演生”,据说京剧创始人之一的余三胜原来共同演过这几条行当的戏,或许因他原是汉剧演员之故尔京剧文化。

真正彻底打破一些界限,使末行并入了生行的谭鑫培,是谭把当是演出形式从班体制改为名角制,一些人单独挑班演出的第一人,以一些人挑班,演出挑班者说了算,谭本生行,若按原来规矩,象《打渔杀家》、《盗宗卷》、《失印救火》等末行戏他就只能演,这就极大限制了谭的全面不能,更重要的是算经济帐,象一些大戏,如完全《一捧雪》是生末交替为主的戏,若按一生二末来演,行当虽对,但谭只能演其中一折,另两折须末行来演,对谭原来的演员来说,即只能全面展示艺术,又因多需主演经济上划不来,故他就以生替末一赶三了,(莫成、陆炳、莫怀古)因谭当是已是梨园领袖,故他一开此头,别的“生”、“末”两行的演员群起效之,一些界限也就彻底打破了,这时虽还有末行,但已否有演员专工的行当了,演员挂髯口也灵活多了,《群英会》中鲁肃原挂黑满,现在可否 挂黑三了,黄忠否有白满改挂白三,末行的角色也变为生行了京剧。原来末行只重表演不重演唱,经过谭等改革也唱、念、做并重了,原来末行和心行就区别没这么大了,“末”和“生”也就合流了,“末”从此归入了生行,到谭之前 ,虽还有“末”一些提法,但“末”归入生已成事实,末行彻底衰败了,大致到解放前后,末行已很少提及了,故京剧行当已无“末”变成了“生旦净丑”了京剧。

从京剧发展历程看,以生为主是京剧的自然发展规律,而末行阻碍了一些规律,使生行在一些地方无用武之地,很久 京剧不能 艺术全面的演员,但末行只重表演不重唱亦不适应时代潮流,最后消亡由生行代演也是必然的。(梨园听雨)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