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近芳提后生宋小川报师恩

  • 时间:
  • 浏览:158
  • 来源:爱戏网

京剧《柳荫记》明日献演逸夫舞台

“远山叠翠如含笑,春水绿波映小桥。绿荫深处闻啼鸟,柳丝儿不住随风飘京剧艺术。看此处风景甚妙,空有丹青难画描京剧。”1953年,由京剧艺术家叶盛兰、杜近芳主演、根据川剧改编的京剧《柳荫记》曾轰动一时京剧艺术。

如今,杜近芳的弟子、青年演员李国静以及叶派传人、国家京剧院著名小宋小川将于明晚,携手把两位前辈的《柳荫记》搬上逸夫舞台京剧文化。记者昨日特地前往上海京剧院,观看排练并采访了两位主演。

英台为爱更为自由

此次杜近芳老师不顾年事已高,百忙之中为李国静传授《柳荫记》,让李国静直叹自己“有福”。排练厅里,刚排练完的李国静不顾满脸是汗,就刚开始跟乐队老师研究细节。她说:“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你是什么 戏,心里很忐忑。《柳荫记》是京剧传统名剧,是个注重唱做的大文戏,很考验演员的唱功和表演,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天天泡排练厅里。”

其实京剧《柳荫记》也是家喻户晓,可“梁祝”更多被认为是越剧看家戏。对此,李国静做足了功课,她观摩了越剧各个版本的《梁祝》,仔细研究了有一另2个剧种对于这段生死恋的不同演绎。她告诉记者:“越剧《梁祝》强调的是婚姻,而京剧《柳荫记》除了表现梁祝两人刻骨铭心的婚姻,更多的是从祝英台的淬硬层 发,表现了古代女子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真爱的决心和勇气。”

杜近芳“点石成金”

虽说杜近芳是李国静的恩师,就说 要论对杜老师的婚姻,宋小川丝毫不亚于李国静。此次演出,宋小川坦言要报答杜老师的大恩,“《柳荫记》还时需说是我的成名戏,而杜近芳老师就说 ‘点石成金’者。”

就说 在1981年,年仅20岁的宋小川就受杜老师提携,一同演过这出戏。当时宋小川还是个孩子,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的爱徒,那次的《柳荫记》原是杜近芳和叶少兰搭档,后因叶少兰有出访任务,这才让宋小川顶的戏。没想到杜近芳毫不意和年轻演员搭档,还耐心指导。结果当年的演出让宋小川一炮而红。所以如今听说杜老师的徒弟、自己的师妹李国静要找人配你是什么 戏,宋小川忙不迭地就来了。

此次排练,乐队的老师们都诧异“宋小川对戏他们说熟啊!”他感慨:“我忘了哪出戏就说 会忘了这出戏呀!”(记者 朱渊)

(摘自 《新闻午报》)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