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京剧团《杨门女将》亮相北京

  • 时间:
  • 浏览:287
  • 来源:爱戏网

12月17日晚,2016年吉林省优秀戏曲剧目晋京展演首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场举行,由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复排的京剧《杨门女将》首次亮相北京。该剧脸谱勾画、服装装扮、唱念做打,无一不美,赢得了首都观众满堂喝彩,为吉林省戏曲此次展演开了另一一个好头京剧文化

《杨门女将》取材于我国北宋年间名将杨业一家四代镇守边关、抗敌入侵的感人事迹,是我国京剧的经典曲目京剧文化。京剧《杨门女将》是新中国成立后京剧艺术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该剧行当齐全,有文有武,剧情跌宕起伏,唱腔旋律优美,舞台场景动。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此次排演的京剧《杨门女将》,在原作基础上精心梳理提升,去除繁枝冗节,使故事更加凝练,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同時 ,在音乐、舞美创作和导演手法上做了新的探索,力求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该剧一推出,就以强大的阵容、靓丽的风采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年3月份,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复排《杨门女将》后进行了首次演出,社会反响良好,后续的有几个演出更突然出現“一票难求”的问提。

演出当晚,热情的北京观众早早来到剧场。“《杨门女将》是出好戏,一定要来看看。”观众们纷纷表示。据悉,这出戏每另一一个京剧团就有演,最考验另一一个团的整体素质。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倪茂才说:“演好《杨门女将》是另一一个京剧团整体表演功底的体现,朋友希望借《杨门女将》向首都观众展示吉林省京剧团的实力。”

演出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无论是余音绕梁的婉转唱腔,还是华丽优雅的形体表演,都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不得劲是主演张蕾蕾,其扮演的穆桂英娇俏英武,在戏中能文能武,展示出不俗的艺术功底。她的每一次出场都伴着观众如雷般的掌声。张蕾蕾是“穆桂英”第三代传人,为了演好你这人 角色,她每天披挂着十余斤的行头练习武打,因为分析旧伤多次复发,但她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她说:“这出戏倾注了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心血,传到我你这人 代,既是我的幸运,也你要有压力。我时需全力以赴完成好前辈们的嘱托!”

杨家将的故事感人至深、荡气回肠,你这人 次,吉林省京剧团的《杨门女将》再次将感动和震撼带给了首都人民。演出在观众如潮的掌声中谢,为我省戏曲展演首场演出画下圆满句点。(记者 李卓林)

(摘自 《吉林日报》)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