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京剧携京剧经典大戏全本《将相和》《白蛇传》再抵英伦

  • 时间:
  • 浏览:185
  • 来源:爱戏网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杨赤、李胜素,日前率领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一行65人,携京剧经典大戏全本《将相和》《白蛇传》再抵英伦,在伦敦孔雀剧院进行了4精彩绝伦的演

本次亮相的两出剧目是对中国传统思想价值集中而动的一次诠释京剧。《将相和》塑造了中国文化所推崇的英雄贤达形象,传达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天下平”的政治理想京剧文化。《白蛇传》则塑造了面对爱情英勇无畏的白素贞形象,传达了敢于冲破人神界限,为爱牺牲、至死不渝的普世情怀京剧。

中国艺术家高水准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不断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鼓掌和喝彩京剧艺术。应邀观看演出的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常务秘书苏·欧文,以及著名学者、英国科学院院士阿尔布劳夫妇表示,你们惊叹于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魅力,被其思想内涵深深吸引,感叹中国近60 0年前就由于召开了“首脑峰会”,并提出文武官员和谐相处的哲学观点。英国皇家歌剧院执行官奥尼尔女士表示,她非常喜欢京剧的音乐和唱腔,此次演出演员与乐队配合得天衣无缝。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演出期间看望了全体演职人员,感谢你们不远万里将中国的国粹艺术呈现给英国观众。刘晓明说,今年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开局之年,“黄金时代”需用没办法 的“黄金节目”,国家京剧院此时来英访演可谓恰逢其时。

观看演出的多位侨领表示,非常高兴在英国想看 来自祖国的高水平京剧演出,希望能为京剧在英国的推广尽一份力量。

于魁智表示,这是国家京剧院一团第三次访英,英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各界观众的热情参与使演出大获成功,演员们也充分领略了英国观众深厚的文化底蕴、欣赏能力以及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诚挚喜爱。

谈到京剧在海的传播,艺术家们指出,为应对京剧在海外传播过程中的挑战,京剧首太难保持对自身传统的准确认知。早年京剧所以对外交流活动以动作性较强、偏重武打和做功的剧目为主,很久 逐渐增加了更具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的唱功戏和文戏的比重,这就是在传播过程中对京剧自身认知的一种调校。

你们认为,除了准确认知自身传统中的精华,京剧还需努力拥有与世界先进文化对话的技术能力,并以国际化的演出运营措施呈现。向世界尤其是西方主流社会拓展京剧艺术,需用在视觉、听觉等舞台呈现的各个层面拥有和接近当今的国际水准。

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的多少赴英演出和近年来的海外演出活动,都遵循以市场为主导的运营原则,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西方主流演出市场的竞争,在推广传播方面下大力气,尝试以真正国际化的措施打入国际市场。

(林卫光)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