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迎院庆 经典大戏最低价30元回馈戏迷

  • 时间:
  • 浏览:317
  • 来源:爱戏网

近日,北京京剧院联合腾讯儒学频道举行建院35周年沙龙,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以及两位“梅花奖”得主包飞、姜亦珊现与戏迷互动,预热即将拉开帷的优秀剧目与梅花奖获奖演员展演。

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時 回顾了北京京剧院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京剧市场面临的困境与京剧文化。谭孝曾感慨道:“从我祖父谭富英算起,许多人谭家四代人都有北京京剧院工作,一家见证它的成长京剧文化。”谈及当下京剧的现状,谭孝曾说:“梅、尚、程、荀、马、谭、张、裘、赵等前辈大师的言行为许多人留下了财富,现在京剧市场再次经常出现了许多间题,真难吸引年轻人,演员和院团要从自身找是因为,要效仿老前辈敬业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演出,未必是因为不负责任而让那些第一次来欣赏京剧的观众失望而归。”作为剧院中青年演员的代表,包飞和姜亦珊分别讲述了我本人与北京京剧院结缘的故事。

9月9日起将拉开帷幕的院庆展演包括了《画龙点睛》、《连升三级》、《下鲁城》、《宋家姐妹》、《三打陶三春》、《沙家浜》等剧目,赵葆秀、迟小秋、关静兰、王蓉蓉、李宏图、张慧芳、杜镇杰、包飞、常秋月、姜亦珊、秦雪玲等三代名家将粉墨登台。据悉,此次剧院将以惠民票价回馈戏迷,在长安大戏院的演出一楼排座票价一律200元,二楼排座票价一律200元,一楼茶座、二楼包厢票价一律200元,凡于9月2日前购买过此次演出票的观众,可在本活动各场演出完后 18:200—19:200,持已购票至长安大戏院前厅申领与购票差额相等金额的演出票。(记者 郭佳)

(摘自 《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