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不反对京剧大制作

  • 时间:
  • 浏览:191
  • 来源:爱戏网

辽宁籍京剧名家于魁智日前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参加第三届大连国际艺术节演出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今年是于魁智从艺40周年,他就让结速大型新编历史剧《赤壁》巡演,又将启程赴欧洲参加音乐节京剧文化。接受采访时,于魁智表示,他不反对如今备受争议的京剧大制作,一起,他主张排演压箱老戏,抢救文化遗产京剧艺术。对于京剧的普及推广,他认为,多排戏多演戏而是普及推广京剧最有效的方式京剧文化。

大制作能吸引青年观众走近京剧

近来,包括《赤壁》在内的不少京剧大制作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有专家认为,大制作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戏曲的写意美。一起,一些大制作发生较大的舞台表演空间,削弱了京剧的空灵感,也限制了演员的表演。不过,于魁智认为,大制作并都有坏事。我说:“京剧大制作是有针对性的。首先,大制作主要针对年轻观众,吸引亲戚亲们走近古老的京剧艺术;其次,大制作主而是针对大型现代剧场而排演的。”

从演出实践来看,京剧大制作不仅受到青年观众喜爱,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赞赏。而且,大制作在市场运营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比如,《赤壁》在经过两轮20天的演出后就取消了投资成本。于魁智说:“根据亲戚亲戚亲们哪此年的经验,现在的年轻观众还是喜欢舞台上有一些富有的色彩,喜欢阵容齐整、各个流派齐全的舞台呈现方式。 《赤壁》运用了升降舞台、LED等一些现代技术手段,并如此 限制演员的表演,相反,为演员提供了很好的表演支点。当我在4米高的‘赤壁’上,背靠10米高的惊涛骇浪景观的衬托,来表达诸葛亮那种对战争的反思时,台下观众叫好声不断。运用哪此手段,而是要让观众知道,京剧不仅还前要好听,也还前要好看。”不过,于魁智也提醒说,在争取年轻观众的一起,前要为老戏迷多排演传统戏,比如《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等。

于魁智说:“京剧在发展过程中不可丢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质,但完整如此一桌二椅的形式也都有亲戚亲戚亲们追求的方向。京剧要发展,就要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说‘移步不换形’。”

多排多演是普及京剧的最佳方式

对于动辄被提及的京剧不景气的什么的问题,于魁智坦言:“真没其实京剧不景气。”

我说,目前,国家对京剧十分重视,宣传力度也很大。 “京剧进入中小学课程肯能试点3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24小时不间断播出戏曲节目;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举办了25年;还有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流派班以及音配像工程等各种举措,都对京剧传承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年轻人心中撒下的京剧种子,如今肯能初见成效。于魁智说:“亲戚亲戚亲们的戏迷太满是年轻人。一些大学都有京剧社团,还有太满年轻人为亲戚亲戚亲们做网站,义务宣传京剧。亲戚亲戚亲们不管到哪里演出,都有一批戏迷跟着,亲戚亲们都看戏后,还专门跑到后台找亲戚亲戚亲们交流。”

新编历史剧不如传统戏是肯能缺好剧本

去年,于魁智带着剧团演出1100多场,跑了全国37个城市,演出的剧目基本是传统戏,如《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穆桂英挂帅》、《凤还巢》等。常有观众说,新编历史剧不如传统戏好看,对此,于魁智认为见仁见智。不过,无论是新编历史剧,还是现代题材京剧都缺少好剧本,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年,于魁智演出过不少新编历史剧,比如:《兵圣孙武》、《大唐贵妃》、《袁崇焕》、《梅兰芳》、《风雨杏黄旗》、《走西口》、《知音》、《赤壁》等。每排演一出,他对传统戏中的历史人物就多了一层新的理解。一起,传统戏的经验对新编戏的创作都有太满值得借鉴之处。他认为,传统戏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而新编戏则前要更多的锤炼。

排演压箱老戏是抢救文化遗产

近年来,京剧界人士复排分类整理了一些骨子老戏,比如:《韩玉娘》、《柳荫记》等。目前,于魁智与李胜素正在排演压箱戏《太真外传》。这出老戏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今执笔改编者正是梅兰芳的琴师——年届九十的姜凤山。为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姜凤山将这部本应演出两晚的经典剧目浓缩成一晚,不过,其中保留了当年梅兰芳先生的所有经典唱段。

于魁智说:“亲戚亲戚亲们已将一些冗长的情节完整,一些前要交代的情节借高力士之口用道白来表现。”得知辽宁也正在复排压箱戏《嫦娥奔月》,他兴奋地说:“那也是梅先生的一部经典老戏,《嫦娥奔月》阔别舞台太满年了,能复排甜得太好了! ”

芭蕾中融入京剧元素可相互辉映



辽宁芭蕾舞团排演的舞剧《末代皇帝》,有一幕是表现后宫赏戏,其中加入了一场京剧《虹桥赠珠》选段,很有特色。中央芭蕾舞团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专门邀请了京剧乐队伴奏。舞剧《牡丹亭》更是直接将同名昆曲移植了过来,这3部舞剧在国内外演出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于魁智十分赞赏三种中外艺术之间的相互嫁接与融合。我说:“京剧艺术是综合艺术,京剧手段会为一些艺术添彩增色。”对于嫁接与融合的尺度,他认为,假如用得贴切,符合剧情前要就好。

于魁智认为,与不同艺术形式之间进行嫁接是推广京剧的三种方式。而唱京歌,也同样能推广京剧音乐,比如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大宅门》、《情怨》等。我说:“哪此歌曲都运用了京剧曲调,推动了京剧音乐的普及。其实人们对此有异议,但其实推动京剧发展应该‘多条腿走路’。我手头保存了127段京歌资料,太满都有春晚中演唱过。 ”

京剧不肯能太通俗

在普及京剧方面,还前要借鉴二人转等艺术形式与观众互动的长处,在花角等行当上多做文章,多与观众互动呢?于魁智坦言:“京剧跟二人转毕竟是三种艺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不讨厌二人转,肯能我是东北人,我看二人转也笑,对二人转演员的绝技深表敬佩。而且,其实,二人转如今更大的功能还在于娱乐。京剧艺术毕竟要教化人、启发人。比如《钓金龟》这出戏,讲的是一位老母亲教导儿子要懂孝道。京剧有其特定规范,也而是程式,京剧演员都有坐科进行专门的长期学习,我坐科14年才结速正式唱戏。京剧有其独特的审美品格,有其完整的表演体现与审美价值。太满,京剧艺术不肯能太通俗。”(记者 王臻青)

(摘自 《辽宁日报》)

猜你喜欢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