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发布2023年度全年演出季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上海京剧院
  •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2日电 (王笈)上海京剧院22日发布“春华秋实”2023年度全年演季完整计划,用“春华”“秋实”将全年分为春夏和秋冬两个演出季,既有待孵化推出的新创演出项目、新创剧作,也有精心打造多年的品牌项目和打磨修整多轮的新编力作。

    郝帅专演出。 /上海京剧院 供图

      元开启的“京昆群英会”演出季将精选流派经典剧目,汇聚众京昆名家携手打造国粹盛宴,在新春、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陪伴戏迷共度佳节。观众将领略到由史依弘、李军、安平、李国静、熊明霞、王珮瑜等上京实力派主演的《西施》《花木兰》《铡美案》《兴汉图》《大溪皇庄(反)》等,以及众名家联袂演绎的流派大戏。

      “风华正茂”上海京剧院拔尖人才系列演出是上海京剧院为遴选出的10位优秀演员量身打造、精心策划推出的拔尖人才系列专场演出。演出季于去年10月拉开帷,已成功举办了蓝天、高红梅两位演员的专场演出。今年2月起,杨楠、杨扬、杨东虎、郝帅、田慧、郝杰、王玺龙、傅希如将先后带来流派纷呈的精彩剧目,全面展示剧院新一代“京剧偶像”的独特魅力。

      3月起,以大师名字命名的小剧场“周信芳戏剧空间”将迎来驻场演出“京彩周三”,在每周的“小周”周三推出由剧院青年演员领衔主演的专场演出,为青年一代打造表演和实践平台,以“周三见”的形式为戏迷打造“永不落幕”的京剧驻场演出。

    田慧专场演出。 /上海京剧院 供图

      8月,剧院将开启武戏巡演,新复排的剧院经典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下本)将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2017年11月复排上演的《七侠五义》(上本)首演后反响热烈,观众踊跃留言呼吁剧院排演下本;2022年底,剧院再次组建强大的创作团队建组开排,主创、主演以延续上本的阵容为主,并进行了优化。下本的故事将紧接上本留下的悬念,带领观众开启一段崭新的武侠冒险。

      同在8月,上京主打的武戏品牌“京武会”第九季将再次与观众见面。该项目发扬梨园行“夏练三伏”的传统,结合每年的夏季集训排演推出极具观赏性的武戏专场,为剧院青年武戏演员创造实践展示的空间。今年以“纪念盖叫天诞辰135周年”为契机,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的武戏专场。

      11月,剧院将以精益求精的目标对现代京剧《红色特工》进行重大修改,从导演、舞美等方面重新创作、华丽转身,以《龙潭英杰》的崭新面貌再现舞台。

      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表示,此刻的上京,从演员、乐手到舞美,每一个人都斗志昂扬,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一个充实且有挑战性的年度演出季。随着演艺市场重回正轨,国内名团、名家相继涌入,作为本土有着优秀传统的文艺院团既要在海外同步进入的情况下,保证自己的演出市场,又要面临“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等演艺传播方式改变下的冲击。上京始终没有停下过“守正”和“创新”的脚步,练好内功,厚积薄发,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持续发力。(完)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